2014年年末,由新浪和腾讯发起的各种关于河南政务微博、微信的评选活动引人关注。据统计,目前我省仅在新浪开通的政务微博就有8700多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6200多个,全国排名第五。同时,河南政务微信量占华中五省总量的近1/4。(据1月20日《河南日报》)
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信息流的传播路径,也在重构信息传播格局。单一的“信息发布”功能,已无法适应社交舆论环境下政民互动与沟通的需要,社交媒体在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政民对话和舆论引导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如今,很多人每天都保持着刷微博、看微信的习惯,被称为“远程民主”的政务公众号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过去,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反映政府职能的信息,要么是无从知晓,要么是你说我听,现在通过公众号,老百姓不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还能提出建议、发表议论。关注政务新媒体所带来的互动感和参与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可和接受。
由互动到互信。政务类新媒体有其独有的优势,比如突发事件的及时权威发布、热点事件的正确舆论引导等,很多微信号还有违章查询、路况查询、快递单号查询等多种服务功能,让公民在实现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的同时,激发起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热情。
2014年8月8日,国家网信办召开了“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社会” 座谈会,全面推动政务微信公共账号的设立。在此之前,2013年11月1日,“廉洁开封”政务微博开通,成为听取民意、回应民情、化解民忧,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的又一舆论阵地。同时,“开封气象服务”、“开封市旅游局”、“开封交警”等一批微信公共号,也成为市民旅游、出行、就餐等的好帮手。
一句简单的‘亲’,拉近彼此的距离;一条心灵鸡汤的转发,温暖又励志。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到双向的互动沟通,“用指尖投票”的互联网精神,对打造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线上线下的互通互信,使网络问政变成施政,也让民众对政府有了更多的信任和期待。
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如何使用好新媒体这一“利器”,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互动是政务微信亲民的法宝,服务是政务微信生存的根本。政府部门应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借助新媒体这一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来改进、调整、梳理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及时、有效地公布各种政务信息,解决百姓正当诉求,真正架起一座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