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政务服务工作亮点纷呈
庆城县政务中心赵庆博
2014年,在市政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在庆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庆城县政务服务工作按照“服务提质、效能提升、监管提效”工作目标,以“便民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拓展功能、提高技能、提升效能,着力打造阳光政务超市,政务服务工作趋于规范化、高效化,综合便民服务功能逐步凸显。目前,庆城县政务大厅进驻具有行政审批、便民服务职能的部门29个,设48个窗口,AB岗共96名窗口工作人员,可面向社会群众受理各类事项216项。2014年,庆城县政务大厅共计受理各类审批、便民服务事项29065件,办结28949件,按期办结率99.6%,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
一是强化部门事项进驻。在确保第一批进驻的事项全面集中办理、审批效率明显提升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大厅窗口,汇报分管领导,协调地税、农牧、民政、人社等单位进驻,进一步扩大了大厅的容量,庆城县大厅服务事项得到进一步充实,服务群众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目前,庆城县政务大厅的进驻部门由初设时的24个增至29个,受理事项增至216项。
二是创新为民服务方式。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绿色通道等特别服务,在“早”和“晚”上做文章,每天坚持早到10分钟,变“服务对象等着办”为“等着服务对象前来办”,坚持不办完最后一个业务不下班,不让群众跑回头路,更适应办事群众实际需求,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三是扩大服务公开范围。在原来事项名称、办事程序、审批依据、申报材料、收费标准、承诺时限“六公开”的基础上,增加办理人员、办理结果等公开内容,并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公布中心服务窗口电话和服务监督电话,公开内容增加、范围扩大,更便于群众了解和咨询。
四是全力提升服务技能。庆城县政务中心会同县监察局、法制办2次深入各乡镇检查督导便民服务工作运行情况,结合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乡(镇)政务大厅规范化提升,指导软硬件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组织各乡(镇)、行政村(社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庆城县政务中心邀请安徽胜利科技工程师逐乡镇培训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操作,安排业务人员先后到17个乡(镇)政务服务大厅,上门指导,现场进行网上审批业务操作培训,全年累计培训4期817人次,各乡(镇)政务大厅业务骨干均能熟练进行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操作。12月23日,由庆城县委副书记毛鸿博、副县长孙文江带队,组织17个乡(镇)党委书记、业务主办和县委办、政府办、监察局、财政局、考核办、法制办、政务中心的负责同志,赴合水县考察学习乡(镇)、村级(社区)便民服务工作,找准差距,完善整改。目前,各乡(镇)正在对照样板,严格按照市县文件要求查缺补漏,整改完善。
五是提高办事效率。为了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活动,县政务中心积极汇报分管领导,印发《集中开展基层单位不作为慢作为群众办事不方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教育培训和作风建设,组织县大厅工作人员分批观看了央视《证难办、脸难看》报道,要求全体窗口工作人员对照自查,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便利、快捷、高效服务。7月下旬,庆城县政务中心会同县监察局,对县大厅进驻单位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存在单位授权不到位、两头受理、窗口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的6家单位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责令整改,效果显著。
六是彰显文明服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与开展文明服务相结合,修订完善了工作制度、考核管理办法、岗位职责、首席代表制度、AB岗轮换制等各项制度,力推窗口办事、接待服务、办件质量三个标准化,大力开展“五零”服务(服务工作“零推托”、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用语、仪容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将文明用语和微笑服务融入到政务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服务方式、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有力强化了规范运作意识,塑造了窗口人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