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源区公安局始终把公安信息化建设置于先导性、基础性地位来抓,以应用为核心,强化质效并重,努力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向实战应用转化,全面提高打防效率,实现了打击更加精准、防控更加有效、管理更加主动、执法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便捷的目标。
开展“三项教育”,以理念引领促进应用。开展形势教育,让民警“醒脑”,组织民警认真研读有关公安信息化的论述,使民警清醒认识区局在全市的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位次,明确必须在公安信息化应用意识和能力上尽快缩短与先进地区差距;开展前沿教育,给民警“换脑”,搜集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科普宣传片,使民警感知公安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科技前沿方向,进一步开阔视野;开展技能教育,帮民警“健脑”,本着急用先学、由点到面原则,采取聘专家讲、请能人教、送出去学等方式,强化警种公安信息化技能训练。先后组织开展刑侦信息深度研判、治安视频侦查、社区人员轨迹分析、综合指挥调度等专题培训10次,培养研判骨干、专业小教员24名,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抓住“三个环节”,以行为引导推动应用。抓采集环节,全警行动,各有侧重。把信息采集上升为全警行为和任务,确保应采尽采、落实质量终身制,直接发挥作用破案7起;抓监督环节,全程督导,从监督环节入手,对公安信息化工作跟踪问效,通过强化监督,实现对信息采集、平台使用、案件规范、系统安全、人员管控、审讯工作等工作环节全过程质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提高信息应用执行力和规范性;抓使用环节,全力保障,对一线民警进行数字化武装,配备数码相机、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等专用设备,提高处警质量。协调地方党委政府邀请3名专业工程师,保持对视频监控探头、点位及时维护和保养,监控系统开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同时,在社会信息采集工作中,充分发挥社区治安员、协管员作用,推进社会化,提高信息采集数量和质量。
抓好“三个关键”,着力提高民警信息化实战运用水平。抓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夯实民警开展信息化深度应用基础。通过领导带头,民警互帮互学和自学,不断提高常用办公软件的熟悉运用能力,加强对excel、word等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加强杀毒软件维护、文件搜索、电子邮箱等软件的运用和操作。通过培训和学习,全局民警掌握了信息化运用的基本功,为深入开展其他技能学习奠定了基础。抓规范执法,提高信息化运用标准。从接处警环节开始,要求民警必须按照程序采集真实、详尽的涉警信息,严谨而全面地进行网上录入,坚决杜绝出现接处警超过24小时、漏录或不录案件基本信息等问题。抓创新、探索工作方法,推进公安工作信息化持续提升。充分发挥网上作战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系统建设,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和利用,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基础上加强监控录像资料的保存和整理,按时间、按地点整理保存,应对破案工作的不时之需;不断研究对可疑对象的查控程序,制定工作规范,促进民警运用水平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