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宁旦本报通讯员马远斌叶滢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地处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全国司法公开试点法院,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6年仅用3万余元,就建成全套集群化审判电子平台,把“少米之炊”烹成“大餐”。
茂名中院院长林建辉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信息化建设中,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和官方网站建设是重头。但这两大支出茂名中院都省了。
2009年年初,茂名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政务网站,该院主动参与。网站建成了,但一分钱没花,还省去项目立项、招标采购时间。同年10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推广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茂名中院又积极争取,拿到首批建设支持资金。
自2011年9月起,只要在茂名中院成功立案,当事人都会收到短信告知,跟案书记员会收到领取卷宗的提醒;案件审限届满,主审法官则会收到催办短信。
这个在全省率先开通的法院系统诉讼信息公开平台,也是免费的。“当时,茂名推出‘无线城市’建设计划,中国移动公司很上心。”林建辉说,就这样,我们的事变成他们的事。
大头上省了钱,小头上也不含糊。对于各部门不一而足的需求,该院全部自主开发,部分软件还免费提供外单位使用。
“从一审到二审再到执行,当事人只需记住一审的案件信息,全程都能查询。”司法公开办公室主任吴东明自豪地说。
办公室副主任蒋为建最满意的则是订餐系统。以前,法官们订餐需要到饭堂填纸质开餐表,取消订餐更不方便。蒋为建说,现在直接在电脑上操作,省时省力浪费也大大减少,已经有3个基层法院和1个基层检察院在用这一系统了。
几年来,类似的开发还有很多:志愿者服务平台、网络投票系统、法官论坛……节省的开发和维护费高达50余万元
系统开发得再好,如果普遍缺乏信息化意识,也是枉然。因此,茂名中院借鉴微信“朋友圈”的理念,让大家喜欢上各种系统和平台。
想了解法院最新信息,进到法院内部网主页,两级法院的信息就会扑面而来。甚至连加班情况也在网上发布,接受监督。
慢慢地,上内网的人多了,大家喜欢把自己的文学创作、工作心得、旅游笔记等发布出来,所有信息可以跟帖评论,内网BBS更是成为思想碰撞的“战场”。
作为该院“法官讲坛”的第一期主讲人,林建辉刚刚把他讲的《谈如何塑造健康心态》视频发到内网,还附上文字稿供大家评判指摘。“积极展示自己又能得到反馈,还能及时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何乐而不为?”他说。
本报茂名(广东)2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