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委员建议:强化互联网思维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5-02-10

原标题:网上看榆林两会成新常态 委员建议:强化互联网思维

 
榆林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网信办主任孙利斌作专题发言,就榆林市互联网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思路和建议。李浩/摄

人民网榆林2月10日电(李浩)2月10日,榆林市第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顺利闭幕。纵观本届榆林两会,媒体、市民关注度达到顶峰,其中在传播方式、关注群体等方面,互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渐渐成榆林两会新常态。对此,榆林市政协委员孙利斌建议,“强化互联网思维,适应网络发展新常态” 。

互联网参与两会报道热度持续升温

榆林两会期间,每当委员提出议案、人大代表进行讨论时,政府有关部门便通过官方微博、微信滚动出相关信息,媒体随之将听取的信息,刊发出新闻。而在同一时间,广大网民也通过手机、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参与两会的讨论中,纷纷提出个人建议。例如:网友“讨厌游泳的鲸鱼”说,现在喂养宠物的人很多,但一些人很不自觉,在遛狗的时候不拴狗链,有时狗狗在外面大便了也不收拾,希望今年的“两会”上能有代表关注“规范宠物饲养”的问题。网友“开花的山丹丹”说,现在条件好了,很多榆林人都住在西安,生病了也都喜欢去西安的医院看,可是现在榆林的医保卡还不能异地使用,希望能够早点实现全省联网,让就医更加便捷。

两会议程正式开启后,舆论热度持续升温。从舆论关注特点看,今年两会,网民通过新媒体获取两会信息成为主要通道。网民可通过微博实时播报、微信推送、手机客户端推送等多种方式,实现同步观看两会,了解两会,互动两会并发表意见建议等。舆论普遍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两会”渐成新常态。

榆林互联网普及率高出全省22.8个百分点

在政协榆林市三届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榆林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网信办主任孙利斌以《强化互联网思维 适应网络发展新常态》的专题进行发言,详细阐述了榆林互联网发展现状、原因及发展建议。此次发言也正好解释了“互联网两会”渐成新常态的原因。

据孙利斌介绍,截至2014年11月,榆林市网民规模227.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7.8%,比全省高出22.8个百分点。榆林市共登记备案314家网站,占全省网站数量的0.83%。总体来看,本地网站发展缓慢,但中、省各网站对榆林的关注持续升温。目前,榆林市微博用户数量达55万,微信用户达135万。微博中粉丝过千的用户共159个,粉丝过万用户32个,这部分微博用户发声频率高,具有一定舆论影响力。榆林市64.9%的网民通过微信获取和传播网络信息。

为何榆林市网民规模大幅增长?孙利斌分析到,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快速跨越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强度急剧增加。 其次,榆林市网民对网络舆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很多网民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摩擦都映射到互联网上。尤其是网络名人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表现十分活跃,围绕重大新闻和社会热点事件发表意见,频繁参与话题讨论。互联网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和信息传播方式,对市民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可想象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未来可能更会无限扩大。

除此之外,孙利斌认为,网民的大幅增长也离不开政府对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榆林市出台了一批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了榆林市网络舆情处置联席会议制度、网络舆情研判预警告知机制、重大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从市级层面加强了网络信息的管理管控和引导,妥善处置了一批重大舆情事件。整体来看,2014年开始,榆林市互联网舆论生态明显好转,网络谣言和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六大互联网发展顽疾亟待解决

“我市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互联网管理职能分散、网站发展严重滞后、网络信息乱象丛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缓慢、全市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发展不平衡”。孙利斌表示,目前榆林市互联网发展基础薄弱,互联网管理体制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榆林市网信办、工信局、公安局、文广局、工商局等部门都有管理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尚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够,未形成集中统一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本地新闻网站和政务网站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多数没有专门经费,运营模式落后,版面落伍。本地民间网站数量少,融资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等工作推进相对缓慢。

孙利斌坦言,目前榆林市级传统媒体的新闻影响能力没有在新媒体上得到充分发挥。党政机构新媒体应用的整体影响力有待提升。部分单位政务网站更新、上稿不及时;有些窗口单位或不开通微博、微信平台;或开通后缺乏管理,成为休眠。由于互联网发展基础差、底子薄,网络安全存在漏洞和问题较多。几乎所有网站都遭受过不同程度黑客攻击,特别在一些重大活动期间,网站受攻击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大部分网络服务器和机房管理运营模式落后,处于分散管理状态,也缺乏统一的机房和运营维护中心,安全隐患较多。

“此外,一些网民习惯于在网上肆意发布和传播虚假不良信息,网络成为造谣、诽谤、漫骂、发泄私愤、相互攻击的主要场所,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也在网上蔓延。虽然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整治措施,但一些网络诽谤攻击现象仍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孙利斌说。

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和榆林市互联网发展特点,孙利斌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首先要统一规划,继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必将在未来成为拉动榆林经济增长的重要一部分。建议继续加大对全市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建设,提升宽带增速和4G信号覆盖率,将‘智慧城市’‘光纤入户’等纳入城建规划。在宽带铺设和基站建设上需要统一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做好几家运营商协调工作,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其次,加快媒体融合改革,探索建设大传媒集团,要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适应新的阅读方式,改变思路,大胆探索,参照广东、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媒体运营模式,将报、台、网融合重组,建设大传媒集团,推出自己的传媒产品。”

屏蔽此推广内容随后,孙利斌以“澎湃新闻”为例进行解读。他说,这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的第一个成果,从目前运营情况看,这是个相当成功的案例,也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榆林市应该主动适应形势,积极创新发展,打造好全市的思想舆论阵地。同时,要理顺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体制,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将各级各部门政务门户网站打造成重要的宣传展示窗口和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的阵地。全市电子商务网站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引导和支持其发展壮大。

除此之外,孙利斌还呼吁要建立集中统一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和机构机制,参照中、省有关体制设置,整合部门职能,将网络信息内容、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筹规划和管理;建设统一的机房和运维中心,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普法宣传、道德教育,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建立“净化网络空间”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打击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