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
来源:甘肃日报 更新时间:2015-02-13

记者侯若志

  “没想到,一天多时间,我就拿到了办理的证照,这种工作效率太快、太便民了。”看着眼前崭新的代码证,国税、地税证,工商营业执照,甘肃景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于爱丽很是感慨:“这要搁以往,办妥这些事最起码要半个月时间。”

  让于爱丽受益的是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试水的“三证合一”并联审批服务模式。该中心主任魏秀龙介绍,极大地为办事企业服务,设立了“三证合一”服务窗口,实行由工商、质监、国地税联合办理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过去行政审批必须等上一个部门盖章后,再交给下一个部门。其优势使各部门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并行接力”,变“碎片化”为“集成化”,项目单位可以享受联审联批的“成品套餐”。

  作为全市最大的综合性政务服务窗口,目前,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有43个部门进驻,对外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298项。如何让各职能部门不仅是简单地“物理”整合式集中进驻,而是对进驻事项、办事流程进行再造的“化学”融合,最大程度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这是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日前,记者走进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欣喜地发现,“办事推诿扯皮、来回折腾群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窗口单位的“痼疾”,在这里已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缩减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能,初步实现“进一个门、办一揽子事”春风化雨般便民、为民服务模式的推出。

  市民来到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明几净的办事大厅,放置着座椅、自动饮水机等,说是窗口,实际上是清一色一米高、半米宽的开放式“柜台”。在这里,工作人员与办事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只要有人走近,窗口工作人员便会起身主动询问。 “您好”、“请”、“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请您稍等”、“再见”……这些真诚的服务用语可随时听到。

  一跨出电梯口,迎面是咨询导办专区。工作人员刘靓正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办事的市民进行“引导”。刘靓介绍,咨询导办专区集咨询导办台、自助查询区、自助网上申报区、中心事项办理须知区、办件登记台和投诉受理台为一体,避免了让办事群众转圈圈、跑趟趟,现平均每天接待服务对象600多人次。

  “e网打尽”的电子政务平台,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通过服务大厅设立的触摸屏系统,办事群众可自助查询所办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要件、办理时限等内容。同时在中心网站开通“网上咨询”、“表格下载”、“网上投诉”等功能,安排专人值守,随时在线解疑释惑。创新设置短信告知和公众微信平台,让群众及时了解事项办理情况。一位正在触摸屏上查询办事的市民高兴地说:“这种‘指尖上的政务服务’很方便,大大节约了办事时间。”据统计,电子政务平台已累计发送手机短信近20万条,微信服务群众1500多人。

  在兰州市工商局窗口,工作人员张津源正热情地为客户解答办理户外广告事宜,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块“党员先锋岗”的牌子。“这块牌子,会随时提醒我们,党员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张津源说。

  中心副主任宋海宏介绍说,目前办理的所有事项中,均实现了“加速跑”。企业设立等44个事项由3至5个工作日压缩到即来即办;市场准入等80个事项由6至15个工作日压缩到2至5个工作日;建设许可等105个事项由16至3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6至10个工作日;土地规划等69个法定审批时限较长、程序复杂的事项压减到了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一以内。仅2014年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就办结各类事项9万多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9.6%。

  但面对这份“成绩单”,魏秀龙和他的一班人还是笑不起来。让他们忧虑的是,一些部门各自为政,“审批碎片化”现象仍然存在;窗口授权不充分,一部分窗口仍然是“收发室”和“传达室”;前置要件太多,审批环节繁杂,“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等顽症尚未从根本上消除。

  “下一步,我们要勇‘深水区’,借鉴天津、银川等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经验,着力打造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升级版’”。魏秀龙充满信心地说。

  这方面,魏秀龙和他的一班人已成竹在胸,将要下一步“加减乘除”的妙棋。

  围绕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做“加法”。按照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原则,实现一门式审批服务,根据审批事项关联度,变部门窗口式审批为组团模块化审批。同时,完善行政审批网络系统,推行网上登记申报和审核反馈的流转模式,实现“不出门、可办事”。

  围绕审批事项和前置要件做“减法”。根据国务院对前置审批实行“五个一律”的要求,依法依规对前置要件进行调整取消。推行审批员终身责任制,杜绝审批“长征”等现象。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对所有无前置条件事项全部实现即收即办。

  围绕并联审批和模块审批做“乘法”。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同一审批事项,以核心审批内容确定主审批员,启动模块化审批程序,建立“一窗受理、同时流转、上下联审、一次办结”的新机制,统一收件、统一受理、统一审图、统一勘验、统一出证,实行小窗口大联办。以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为重点,按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批、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车间式流水线”作业,并按照模块化窗口组建多条审批流水线。

  围绕流程再造和要件共享做“除法”。完善推广由工商、质监、国地税联合“三证合一”的服务模式,实现即收即办、当场发证。采取一个窗口受理群众申请、一张指南告知审批要素、一份样表写清申报要点、一副流程明确工作时限、一枚印章代表审批效力、一套制度预防违规审批“六个一”工作法,持续开展流程再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