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百货”为啥撑不下去了
来源: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15-03-09

 2014年以来,在华外资高级百货商店接连关门,这一势头在2015年似乎未减。根据一些商业地产研究机构的统计,自2014年一年多来,大型连锁百货已经和明确将要关店的数量达到38家,其中外资百货占比达到近六成,成为重灾区。

一些令人耳熟能详的名牌百货商店,如百盛百货、马莎百货、伊藤洋华堂等相继关闭了中国一线大城市的一些旗舰店,另有一些外国百货公司在二三线城市均有关店的现象。

在这一轮关店潮中,越是沿海或外资百货进入较早的城市,关店的数量越多。相对而言,内地一些城市尚未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百货商店关门现象。

外资百货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太长,但本世纪初的几年,外资百货商场与大型超市得到长足发展,扩张速度惊人。其实,这并不奇怪。一方面,它反映出外国投资者非常精明,他们嗅到了中国市场快速膨胀的商机;另一方面,当中国人富足起来后,新一代年轻人渴望追求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品牌。所以,当外国著名的百货公司在中国开了分店后,便引得中国富起来的一代“中产阶级”趋之若鹜。外资百货前些年在中国市场上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事情发生了变化。当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发生碰撞,随后又与移动互联网嫁接到一起时,就引发了商业零售业的一场“革命”。只要看看这些年中国物流业发生的变化,看看快递公司的崛起,就知道事情发展得多么快了。

如今,很多中国年轻人发现在网上用低得多的价格,也可以买到同样的商品。于是,这些年轻人越来越远离过去常逛的大型百货商场,转而去互联网上“淘”。这些常年“回头客”的流失,使大型百货商店的业绩大幅下滑。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业务,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发达城市客户最多。相对应的,大型百货商场,包括外资名牌商店的销售业绩也随之下降。内地城市这种情况相对好一些。

而“洋百货”关店的数量更多,首先是因为其在中国开设分店的成本要高于中国本土的商店,人员工资、房租皆如此。其次,那些吸引中国年轻人的“洋货”在中国售卖,本身价格比在本国高了不少。第三,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出国旅游,在当地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带回中国现象愈发普遍。

其实,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就说过,技术创新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是“创造性的摧毁风暴”,谁要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就一定会被新技术淘汰。大型百货商店是19世纪后在发达国家兴起的商业模式,它们要想在21世纪幸存下来,必须嫁接上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如果“洋百货”能借助电子商务继续发挥它们的品牌优势,这些百货商店也可能成为跨世纪的“老店”。▲(作者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