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档案强调改革创新,依法治档 为上海改革和创新服务
3月11日电(张亨伟)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党校10日召开2015年全市档案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许士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翁铁慧主持会议。上海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总结了2014年全市档案工作,并对2015年工作作了部署。
2014年,上海档案部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亚信峰会、自贸试验区建设、国资国企改革、重大工程建设等重要工作中同步推进建档管理,为上海改革发展留下了珍贵档案资料;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上海改革开放回顾与展望》展览中,发挥档案部门独特优势,为展现上海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就、鼓舞鞭策广大干部群众作出积极贡献,展览吸引观众超过12万人次;深化拓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内容,将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知青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和知青子女回沪等五类民生档案利用融入全市社区服务大平台,使这一便民利民措施覆盖全市208个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与中央档案馆合作举办的“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展览在多地巡展后,永久落户延安干部学院,为党史教育提供重要资源;与市文明办、市妇联等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海上家风——上海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风貌展示》,向社会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家庭文化;开展面向全市、精彩纷呈的档案日宣传活动,活动主题鲜明、突出档案特色、展现上海特点,受到各界欢迎;在上海市档案馆设立上海金融档案史料中心,推出“中国近代金融风云”系列讲座,举办《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档案文献展》,出版《海上金融》、《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档案服务和支持;出版《馆藏中国近现代名人墨迹》、《外滩影像》等档案图册,主动服务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2015年,上海档案部门将把依法治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对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司法改革试点等方面建档工作,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作用;进一步完善“民生档案公共服务平台”,新增“再生育子女审批档案”、“工伤认定档案”和“学籍档案”三项全市通办民生档案种类,将民生档案受理点向基层延伸,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就业、住房、医疗、食品安全、养老、教育、环境保护等涉民领域专业档案的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积极探索建立与无纸化办公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新机制,为上海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保障;积极支持在自贸区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创新模式试点,努力形成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发挥档案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积极做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和本市第二批市级档案文献遗产和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评选工作,更好地为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