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开展首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六点思考
来源:国脉互联 更新时间:2015-03-27
  3月2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15〕15号),这是我国政府网站有史以来首次由国家层面发起的普查活动,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信息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在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万兴未艾的今天,为什么首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瞄准的是"僵尸网站"、"睡眠网站"等信息内容建设问题?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结合过去八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经验与研究成果,对国办15号文做如下六点解读:
 
  解读1
 
  国办15号文是对2013年"100号文"和2014年"57号文"文件精神的继承与支撑
 
  解读:2013年国办"100号文"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平台作用,着力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热点问题,2014年国办"57号文"指出要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提升网络传播影响力和完善信息内容支撑体系。此次国办"15号文"是对以上文件精神的继承与支撑,在注重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思路方面是一脉相承的,要确保政府网站在新媒体时代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实现,首先要解决信息维护与互动的基本问题,要确保更新频率、内容质量、互动质量和服务体验,这样政府网站的内容传播与服务拓展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否则传播影响越大,对政府网站伤害越大。
  本次普查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就是"信息内容建设",对不更新、错别字、信息错误等情况严肃处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虽然各大媒体集团与行业大V已经开始思考"内容为王"的正确性,有人甚至认为"内容为王"是一句废话。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认为,对我国的政府网站而言,政府网站内容绝不仅仅只是"内容",而是作为一个政府机构的网络执政能力、为民办事作风与互联网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政府机构在网络空间举足轻重的履职行为,事关政府机构的形象与尊严。
 
  解读2
 
  “普查”要解决的是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元问题”
 
  文件内容:
 
  普查目的。摸清全国政府网站基本情况,有效解决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对普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网站,督促其整改,问题严重的坚决予以关停,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等现象。
   普查范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网站,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及下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网站;国务院各部门(含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下同)及其内设机构网站,国务院各部门下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网站。
  解读:"普查"不是评比、评选,也不是寻找"网站标杆",而是真实客观地把握政府网站自身发展实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国办发起的首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其本质是要解决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与发展的"元问题",这个"元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网站是'政府网站'"和"什么样的政府网站应该'消失'"。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网站隔三差五地成为媒体热点,而成为"热点"的方式无非是"僵尸"、"睡眠"、"开天窗"、"挂马"及被黑客攻击无法打开等非典型事件,其中不乏政府网站队列内的"害群之马",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被冠以官办性质但实属事业单位、公益机构甚至有些还有营利性质的单位网站也被网友或媒体视为"政府网站",从而败坏了我国政府网站的整体形象。因此,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认为,国办"15号文"要做的是从解决我国政府网站的"元问题"入手,把"政府网站"规范起来,划一条"警戒线",把"非政府网站"的行为隔离开来,筑一道"防火墙"。
 
  解读3
 
  “一票否决”直指政府网站的“运营底线”
 
  文件内容:文件将首页打不开的次数、网站存在严重错别字、互动回应类栏目长期未回应的情况,都将被列为"单项否决"指标,对出现以上问题的网站将全部实施关停整改。
  解读:本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其中有一项"单项否决"指标非常值得注意,即对"站点无法访问、网站不更新、栏目不更新、严重错误、互动回应差"等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关停整改。3月20日在南宁召开、国脉举办的"智慧中国·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研讨主题为"十三五电子政务与未来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史少春处长出席并致辞,他在《新常态下中国政府网站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我国政府网站发展首先要树立"底线思维",然后再追求"高限目标"。多年来,我国政府网站发展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是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政府网站如何跟上趋势,如何实现真正贴近用户提供便捷实用的服务,本质是希望解决政府网站的"发展增量",而本次普查要解决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网站缺乏高层管理部门有效监管的"存量包袱",二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有效互补。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认为,作为监管机构,需要的是划定运营底线,确保政府网站"不越界",作为民间智库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应积极探索行业发展方向,确保政府网站"不掉队"。
 
  解读4
 
  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政府网站的社会监督体系
 
  文件内容:在中国政府网建立全国政府网站基本信息数据库,设立面向社会的政府网站普查邮箱,方便公众通过数据库查找、使用和监督政府网站,并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邮箱进行反映。
  解读:国办15号文指出,要在中国政府网建立全国政府网站基本信息数据库,方便社会公众查询、使用和监督。国办2014年57号文就曾明确指出,要建立第三方机构、媒体和公众三位一体的政府网站评估体系。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认为,全国政府网站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其意义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政府网站数据库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可服务公众的信息数据查询与应用需求,成为我国政府网站的权威查询和搜索平台;其二,它将成为个别仍存有"懒政"、"堕政"思维与侥幸心理的政府网站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媒体、公众将随时有可能对数据库内的政府网站进行查询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邮箱反映和举报,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政府网站的社会监督体系;其三,它也是我国政府网站统一步调、集约建设、集中管理的基础,对各级政府网站群的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政府网站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将是我国政府实现"互联网+政务"的奠基之作。
 
  解读5
 
  民间智库应该为我国政府网站发展做什么
 
  文件内容:普查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办公厅(室)组织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进行检查、自查;国务院办公厅通过系统扫描和人工复核等方式对全国政府网站进行抽查、核查。普查内容。按照《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评分表》检查各政府网站的可用性、信息更新情况、互动回应情况和服务实用情况等。
   解读:我国政府网站发展历史中,民间智库/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与专注创新技术研发的技术服务商一直在背后充当助力政府网站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办"15号文"针对的核心并非政府网站的技术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因为管理和人为导致的"搜不到、点不开、看不懂"的运营问题,那么电子政务民间智库应在此次普查中担当怎样的角色与责任?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认为,首先应学习和理解文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文件的解读与培训,要利用专业的监测手段与评估方法,帮助政府网站进行预先检查与自查。此外,要配合和支持政府网站运营管理单位针对国办对政府网站的抽查和核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协助政府网站进行有效的改进与提升。"15号文"要求的自查、整改、复核的普查流程,与国脉坚持了长达八年的"初评、整改、复评"的评估流程有异曲同工之秒。
 
  解读6
 
  "刚性管理"+"柔性引导"成为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新常态
 
  解读:3月20日在南宁召开、国脉举办的“智慧中国·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研讨主题为“十三五电子政务与未来政府网站发展指引”),有基层政府网站工作者在交流分享环节不无感慨地表示“原来我们政府网站不仅没有娘,连后娘也没有,现在好了,国务院办公厅主抓政府网站工作给我们很大信心”。那么在国办“57号文”和“15号文”背景下,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的新常态是什么?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认为,首先是国家高层主管单位已经明确,并且管理职责、范围和思路也正在理顺,对政府网站的运营底线将推行“刚性管理”,必须恪守“底线原则”;此外,在发展方向上,民间智库和第三方机构将担当“柔性引导”的职责,对有潜力、有条件的政府网站进行引导、培育和支撑发展。监管部门的“刚性管理”与社会力量的“柔性引导”将成为我国政府发展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