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院科技法庭,一起案件正在审理中。
近日,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崭新的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开庭公告,市民还可在此观看庭审直播。这扇小小的窗口,是该院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微改革,彰显柳州市两级法院将阳光司法进行到底的决心。
15年来,柳州市两级法院信息化建设稳步迈过基础建设 、整体推进 、全面提升 、整合改进4道“坎”,收获了累累硕果:从横向看,已建成以市中级法院为中心,覆盖全市10个基层法院 、20个派出法庭的联网系统平台;往纵向说,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审判 、执行 、司法政务 、人事 、档案 、信访 、案件质量等管理工作中。
去年,广西法院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市中级法院举行,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院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柳州经验”。
去年初,鱼峰区法院在全自治区法院率先实现网上立案,当事人只需根据网站提示上传相关材料,立案庭便能通过网络回复审核结果,并安排符合条件的预约当事人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
去年7月,柳南区法院正式启用微信立案平台,至今共通过微信立案43件,其中通过微信直接预约调解9件,调解成功5件。
案件流程公开 、裁判文书公开 、执行信息公开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是最高人民法 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5)柳市民一终字第x号案件由于公告,需扣除审限60天,开始日期为2015年x月x日,详细情况请咨询承办部门。”像这样的个案流程信息推送短信,从去年7月中旬至今已向当事人发送了近30万条。作为全区首家运用短信平台同步推送案件流程信息的法院,市中级法院为广大当事人送上了贴心关怀。
市中级法院办公室主任赵波介绍,目前,柳州市两级法院累计建成标准科技法庭29个,简易科技法庭56个,科技法庭基本实现全覆盖。
对当事人而言,判决得到执行,案件才画上圆满句号。柳州市执行指挥中心作为全区法院的试点,依托信息化建设全力推动执行公开,提升执行质效。3月25日,记者在市中级法院的远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中看到,一名执行法官头戴单兵指挥设备,正站在某拆迁现场向法院汇报情况。
通过3G无线传输网络,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远程同步指挥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两人一车到处跑”是传统执行方式,已建成的执行信息查控系统能充分利用执行中心三级联网的优势,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执行指挥中心“点对点”系统向商业银行和执行联动成员单位获取被执行人的各类信息,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执行效率。
据悉,今年6月,市中级法院将在全市统一部署档案系统管理平台,届时可全面实现数字档案的异地联网查询。而这也预示着柳州市两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将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