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政务服务中心倾力打造便民“直通车”
来源:衡水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5-04-07
 (国祺)今年以来,枣强县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举措,强力打造环境最佳、服务最优、效率最高、质量最强的政务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共受理事项3971件,已办结3826件,群众满意率达98%。收到锦旗16面,表扬信48封。
    加强中心建设,构建优质服务平台
    为着力打造规范、便捷、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平台,今年一月,启用了新政务服务中心,新中心办公面积4900平方米,其中,办事大厅2000平方米。办事大厅划分为社会保障区、经济社会服务区、注册服务区、审批服务区和中介商务服务区,并设有咨询、受理、收费、监督投诉等窗口,共入驻部门27个,设有对外窗口83个,涉及政务服务事项149项。中心建立了以“三网一库”为构架的电子政务平台,即外网、内网、专网和电子政务资源信息库,外网实现预受理、动态查询、网上投诉、在线评价等,内网实现大厅业务的内部流转、信息各部门共享,专网则可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通过提供网上申报、排队叫号、证件高速扫描、短信推送通知、办件显示、外网自助登记等服务,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就可以实现零距离受理、零距离查询、零距离推送,为群众提供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同时,加大投入,完善中心硬件设施建设,新上查询机2台、高速扫描仪2台、排队叫号系统1套、评价器83个、电脑60台,安装监控摄像头39个,实现了硬件升级,服务功能大提升。
    推行三证合一,点燃全民创业激情
    为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全民创业活力,该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实现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一次性办结市场主体设立涉及到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县财政投入经费58万元,为工商、质监、国税、地税、政务中心等部门安装了工作软件,在政务中心设立了综合受理窗口,申请人只需向综合受理窗口一次性提交办理3个证照所需的全部资料,以后的流程全部由相关部门内部流转完成,3个工作日后到“三证合一”综合受理窗口领证即可。 “三证合一”将审批时间从最初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降低了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了企业市场准入效率。这种模式破除了过去行政审批必须等上一个部门盖章后,再交给下一个部门办理的藩篱,使各部门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并行接力”。截至目前,已发出“三证合一”营业执照148张。
    实施并联审批,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按照“一口登记、联合受理、并联审批、统一出证”的要求,研究制订了《行政审批项目现场预审管理办法》和《并联审批联合现场踏勘制度》,开辟重大投资项目和特事特办项目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并将《并联审批事项目录》纳入窗口的日常考核。为审批再速度、效能再提升,要求涉及并联审批部门制定并联审批方案及实施细则,编制《并联审批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政务中心通知相关部门召开联审会议,对缺席部门,视同默认会议审批事项符合要求,同意申请办理。对同意申请事项,在承诺时限内,既不决定,也无延长时限法定事由,视为部门批准办结。因超时或缺席审批产生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由超时或缺席的单位自行承担。
    健全约束机制,全力亮化窗口形象
    为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该中心建立健全了请休假制度、日常巡查扣分登记制、重点项目建设跟踪回访制、投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成立大厅窗口服务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窗口服务绩效考核力度,对窗口服务分别进行季度、年度绩效考核,考核计分由基分、测评分、加减分部分构成。同时,开展了“四抓四提”教育活动、政务礼仪培训及“庸懒散贪”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力促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中心形象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