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滨州将建设开通市级政务服务网上大厅
来源:滨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5-04-17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我市将建立以“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框架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近日,记者就我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情况采访了市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东。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建设亲民型、效能型、智慧型服务平台

  记者:请您谈谈市行政审批中心如何加强政务服务平台规范运行的?

  王东:去年以来,市行政审批中心紧紧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全面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去年以来共受理审批事项19万件,平均办理时限1.5天,即办件达到75%以上,提前办结率97%以上。

  抓服务,打造亲民型服务平台。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窗口单位开展了“群众满意年”活动。紧扣活动主题,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边学、边查、边改,完善了四项管理制度,强化了“十条纪律”,推出了十多项便民新举措,印制了明白纸、便民手册和连心卡,增加便民服务设施,大力实施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绿色通道制度。改进服务质量,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腔热忱服务、一句祝福相送,为办事群众营造干净、清新的工作环境,让群众亮堂办事、明白办事、舒心办事。

  抓协调,打造效能型服务平台。去年上半年,审批中心实现了企业注册登记“一条龙”服务。在国税、地税、公安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审批大厅增设了“两税”登记窗口、公章备案窗口与就近刻章服务,彻底解决了多年来企业上下跑、多头办的问题。下半年,又推出“多证联办”服务,新设立了企业登记联办窗口,对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公章刻制备案四项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联合办理、统一发证。注册登记时限由1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进一步畅通便民绿色通道,全面实行“零门槛”无偿代办,在过去只对较大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代办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代办门槛,凡是企业和群众有需求、有困难的,就无条件进行导办、协办或全程代办,为企业和老弱病残孕群体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抓创新,打造智慧型服务平台。中心不断推进电子与政务的融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去年,对审理中心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建立了“网上办事大厅”,网上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同时,还辅助以微信、微博和短信服务平台,实现审批服务在线咨询、预约、申报、办理和投诉,行政审批服务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屏蔽此推广内容  在审批大厅设立了面部识别考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将其记录作为月度考评依据,靠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管出了积极性,理出了好秩序。

  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公开并运行

  记者:按照应入尽入的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原则上都要向各级政府服务网上大厅集中。请您谈谈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体系的情况如何呢?
 王东:目前,我市已建成一个市级中心和7个分中心,9个县级中心、155个乡(镇、办)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4000多个村级便民服务点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管理规范、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各县(区)政府加强协调管理,克服资金等方面制约因素,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去年以来,沾化区、滨城区、邹平县新服务中心先后启用,惠民县也启动了新服务中心建设,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在软硬件设施方面整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下一步,按照规范、高效、公开、便民的要求,我市将以“四张清单”为基础,参照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库,推进各级政务服务网上大厅与实体大厅建设。按照信息公开的要求,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两个大厅公开并运行,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互为补充,集政务公开、权力运行、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等功能“五位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同时,整合现有电子政务资源,今年建设开通市级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并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运行。

  把电子商务“淘宝”模式应用于政务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屏蔽此推广内容  记者:今后我市将如何完善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运行,加快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建设,真正打造阳光便捷的政务服务平台?

  王东:下一步,我们将把移动互联网与审批服务有机结合,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智能化水平,实现全市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服务管理事项“一站式”办理,“一张网”运行,“全流程”监督,全力打造智慧政务服务中心。一是办事流程一网通。通过情景式网上大厅,实现各窗口办理事项、办件流程、申报材料等信息一览无余。服务对象填报、提交相关材料后,项目申请将自动进入受理环节,变传统“面对面”的服务方式为“键对键”服务,逐步把电子商务“淘宝”模式应用于政务服务,用智能终端、移动服务等手段扩展服务渠道,让群众可以随时以方便、快捷、熟悉的手段,通过网络接受政务服务,为服务对象节约时间和精力,将大大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是多库资源云共享。借助市级政务云中心,以“大数据”的理念,完善市级政务服务数据交换系统,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证照信息库和网上办件信息库,为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网上办事便捷度、实施网上监管等提供基础支持。提高申报材料和证照的电子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服务对象到现场办理的次数;综合应用智能搜索、智能标签、现代物流、网上银行等技术,提供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网上办事服务的便捷度。三是网上监察全覆盖。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电子监察平台对事项办理的环节、步骤、时限等全程监察,超时督办,所有行政审批网上留痕。群众可以通过电话、邮箱、微博、微信等与受理部门互动,同时对办件情况可通过事中评价器评价,事后手机评价、短信评价等方式进行多渠道评价,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行政权力网上阳光运行。

    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张金华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