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官方网站连续一周不能打开,难以查询到有关信息,更不用说信息的及时更新了。连日来,不断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听说南内环街等道路即将实施快速化改造,希望从政府相关部门的网站查询工程进展安排,但连续一周都打不开市城乡管委的官方网站。
根据群众的反映,本报记者对包括市城乡管委在内的政府有关部门官方网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政府网站时常打盹,网站内容时效性差,给群众查询信息、办理事项等带来不便和困难。 官网几天打不开
市民王女士反映,早就从新闻媒体中得知今年南内环街等多条道路将改造,不仅路面拓宽,还要增建高架桥,交警部门也发布了4月18日封闭施工的消息。她住在南内环街附近,很想知道相关改造内容、时间及进度安排等。前几天,她在报纸上看到招标信息说此项工程是由市城乡管委负责组织施工。从本周一至周五,她每天都上网浏览市城乡管委的网站,但没想到一直打不开,查不到任何信息。
与王女士一样,市民陈先生对市城乡管委的网站也表示了不满。陈先生想开一家洗车行,需要办理车辆装饰清洗站的相关审批。本月初,他听说市城管委的网站上有,便打开查看,但上面显示内容的发布时间竟是四年前的2011年1月4日。因时间太久,陈先生难以确定显示内容是否还有用,只好上门去咨询。经询问,市城管委其实并不负责洗车行的审批工作,若想办理需要去环卫局。陈先生说,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被气坏了。他过去曾在外地开过洗车行,可以直接从网上申请办理,很方便!而我市不但没有这种网上的便捷服务,而且信息还有误。
根据陈先生所提供的网址: http: //www.tycxgw.gov.cn, 记者查询市城乡管委的网站,确实一直打不开。再打开百度,输入“太原市城乡管理委员会”查询,第一条显示的就是太原市城乡管理委员会的网站链接,后面还标明是官网。但点击链接,还是打不开。
随后,我们又尝试通过另一种方式查询该网站。先进入太原市政府的官方网站,在网页最下方有一个子栏目“部门导航”,由此进入下一个子栏目“工作部门”。进入该页面后,就能看到市直有关部门,点击部门的名称,就可以链接进入该部门的官方网站。记者逐一点击后发现,文物、林业等4个部门没有链接;而农委、计生委这些网站显示有“错误”;点击“城乡管委”时,网页虽打开了,但显示的却是“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再点击“市住建委”时,打开的依然是同一个网页。城管委网站还是进不去。 信息陈旧功能差
记者逐一打开网站浏览,规划、园林、工商、气象等绝大多数部门的网站,信息更新较为及时,只是有个别子栏目内容更新较慢,特别是在互动交流、意见反馈等方面,内容较少。
在市交通运输局的网站上,显示的内容较为陈旧。打开页面“新闻动态”一栏中,没有一条是今年的。在页面显示的信息中,绝大多数也都是前年和大前年的。而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出行信息”中,很多子栏目干脆打不开。
再打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也同样存在信息更新慢、回复不及时等问题。记者通过该网站反映了一个问题,时隔四五天后,仍未得到任何回复。
再逐个点击各部门网站的详细内容,发现不少网站,信息量都过少,内容过于简单,功能上也不具备查询、申请、建议或投诉等电子政务功能。 群众需求难满足
官网多天打不开、网页名称与内容链接错误、网站信息慢、回复不及时、办事不方便……采访中,不少群众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站运行情况意见颇多。针对最近热点——南内环街改造问题,很多市民表示,道路改造内容、公交改线等信息应该最先在相关部门的网站上显现,但网站的更新速度比报纸、微信慢很多,真的很令人失望。
有的市民说,多数政府部门网站公开的信息群众不关注,但是群众关注的信息却又不公开,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的公开还很不够。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重要职能部门,对重大行政决策的解读和社会关注热点信息的公开程度都不够,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不够主动、不够及时。
“政府网站存在上述问题,关键原因是缺乏公共服务的意识。”山西省社科院专家谭克俭对此表示,“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电子政务正成为改善政府行政能力、提升机关效能的重要一环。政府网站的建设,应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中心’,体现出应有的公共服务。”
据了解,建立一个市一级的政府门户网站,投入资金约在数百万元之间,而政府网站浏览量过低,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能让群众及时了解到实用的信息,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这方面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借鉴。记者浏览发现,北京市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政府部门网站,内容更新都非常及时,除发布信息外,北京市还要求各政府部门在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时,要同步在政府网站进行政策解读,并提供政策背景、案例、数据等重要的信息资料,尽量满足群众的知情权。 “僵尸”“睡眠”当根除
今年年初,国家、省、市都曾专门发文,要整顿政府网站。2015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及时准确发布更新信息,对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内容更新情况进行监测,对于内容更新没有保障的栏目要及时归并或关闭。发生重大事件后,要第一时间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公布客观事实,并及时发布动态信息。还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的批评监督。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了相关文件,提出从今年3月至12月对全国政府网站开展首次普查,重点解决一些政府网站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等现象。同时,还配套出台了《全国政府网站普查评分表》,其中有两个项目属于单项否决的,一个是“站点无法访问”,另一个是“网站不更新”,而“栏目不更新”、“互动回应差”等要被扣分,栏目内的要求是前两周内的动态等。
“从管理角度看,政府网站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建而不管或是管不到位。”有些政府部门把网站的运转与管理当成一个额外负担,网上办公意识不强,政府网站被当成一个摆设。
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电子政务这个先进的信息平台,是政府传递政策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一个政府部门而言,维护网站并实时更新其内容,是份内事,也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树立并践行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让政府网站更加公开透明、及时快捷、亲民便民。
还有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网站“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现象,不光是群众知情权能否得到满足,查询和办事是否方便的问题,更考验着政府部门对待群众的态度和服务质量。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去做,政府部门的服务一定会更上层楼,群众也会越来越满意并因此而受益。
本报记者 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