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5-05-05
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入开展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努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今年,该院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在司法公开中的应用,于1月启用了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网作为新的司法工作平台,不断运用司法公开平台、微博等桥梁进行双向互动,让人们充分感受到“E时代”司法诉讼带来的便利。
在推进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建设中,市中院不断拓展诉讼服务途径,开展了在线诉讼咨询、网上立案预约、网上申诉信访预约、案件状态查询等诉讼服务。
通过在线诉讼咨询,该院将电话、网站、电子邮件、微博等多平台进行整合,及时回应当事人的咨询;在网上立案预约中,当事人可通过市中院司法公开网进行预约立案,在线提交诉讼材料后,由立案法官在网上进行初审,并将审核结果及时反馈当事人,降低了诉讼成本;在网上申诉信访预约中,当事人在线提交申诉材料后,信访法官可提前了解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加速信访案件的化解。2014年末,市中院还开通了与最高法院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当事人在中院即可与最高法院法官直接对话,解决信访问题。
同时,市中院还实现了减刑假释信息、庭审视频、公告信息公开。据统计,2014年1月以来,通过司法公开平台,吉林地区两级法院已公开诉讼案件、执行案件信息近1.6万件。
为落实裁判文书公开工作,市中院制定了裁判文书公开具体的实施细则,确定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市中院司法公开网同时进行裁判文书公开工作,实现双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工作中,他们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采取4个环节的上网文书审核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确保全部上网。
此外,他们还对基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情况进行按月调度监管,确保两级法院同步实施。
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两级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各类裁判文书20697份,其中市中院公开3894份,基层法院公开16803份。今年一季度,两级法院裁判文书上网率更是达到了74.59%。
在开展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中,市中院将执行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发布,帮助当事人了解执行案件的动态信息。目前,两级法院已公开的可查询执行案件近4688件,其中市中院405件。
同时,市中院还加强对执行失信法人、失信自然人的曝光力度。截至今年4月,在市中院司法公开网已公开失信法人信息31条、失信自然人信息188条。2014年,还通过在城市中心地带大屏幕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强化对执行“老赖”的司法威慑。
在执行信息平台还公开了委托鉴定、评估拍卖流程、委托拍卖须知、委托拍卖信息等告知内容,帮助当事人了解法院鉴定、评估拍卖工作流程。2014年10月,市中院首次公开在淘宝网司法拍卖频道进行了部分汽车、房产的拍卖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委托拍卖工作的新思路,落实了司法公开工作的新举措。
2015年,市中院将按照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打造法院信息建设3.0版的工作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在法院各项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更为便捷、实用的诉讼服务,促进和谐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