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互联网+湘西”点赞
来源:团结报 更新时间:2015-05-28

 林铁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与起步于1990年代的传统互联网产业是截然不同的。她拥有新的背景,新的语境,新的态势,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新基础平台,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商务大国,以及轻装信息化也就是全民零门槛的入口。等等。过去的电脑软件、网吧之类的门道截然不同。她不再单属于网宣网媒网商某一个领域,而是全领域的覆盖。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行业,而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基础性工具。同样,互联网+也不简单等于加微信加腾讯加支付宝,在一个任何物质都可能皆为智能终端时代,我们的判断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变化。人的机器化和机器的生命化,你敢想吗?微信的意义不在于替代了短信或qq,淘宝的意义也不是把店面的货转移到网店上卖。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社会生态,任何技术都臣服于此。因为今天已没有剥离于人之外或者凌驾于人之上的零温度的技术化、信息化、电子化或者数字化。

湘西的互联网+,政府已经迈出十分坚实的一步。技术基础的搭建,全州网络无缝覆盖必须快速推进。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做好互联网+社会的服务性工作和政策性引导,应该是目前政府的重心所在。这一项工作显然不是联网络和提网速那么简单。过去十年,政府在互联网领域的重心,一方面在电子政务这方面,政府与通过互联网提升职能部门的服务工作,这一点,湘西的电子政务已成绩斐然。另一方面,政府也注重通过互联网来传播湘西形象,传递正能量,引导好舆论,成效较好。

在“互联网+”的时代,政府在兼顾电子政务和网络舆情工作的同时,应逐步加大对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寻上来。因为“互联网+”提出的背景,更在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引爆商业业态的导火线。bat的巨峰表明,有互联网商业,才有“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经济,不再是规模经济,也不再是资源经济,而更多地导向一种用户经济,订单经济,定制经济。她不再是标准化模块化的,而更倾向于个性化和众筹式,体现的分享精神与平等姿态。

所以,“互联网+湘西”时代,我们的政府,一方面,要培育互联网原生企业的成长,鼓励大家通过互联网来创业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引导传统企业加速与互联网的对接。且这一块似乎更重要。因为我州的互联网产业目前体量尚小,而传统工商业向互联网对接的方式还很落后,程度也不够深。这一点,需要更多的人来推动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吴晓波说,未来的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所有的传统企业,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与互联网公司抢生意,而是自身怎样利用互联网完成转型和升级。

举办“互联网+湘西”边城公益论坛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互联网影响社会的力量和她的商业价值。只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潜在的商业动力,她才会吸引全社会更多的人去拥抱她、开采她。这些才刚刚起步,然而,这些已然势不可挡。

(作者系吉首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