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积极推进综治网格化、信息化
来源:中国发展网 更新时间:2015-05-31
 摘要:城区政法委介绍,2014年,该区仙营街道的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工作时发现一起因工地施工发生事故,致一名无辜人员死亡事件,由于死者家属和建筑商双方协商未果,死者家属想通过上访或制造影响而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中国发展网(陶永胜、李永科) 据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政法委消息,去年以来,任城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大力推进综治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综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视频会议上,任城区作为“全国综治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市区”,代表全省作了成果展示汇报。
创新模式,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一体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建设是综治网格化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从2014年起任城区委、区政府就把“一体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建设”列为十件为民实事之一,由区级领导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全力推进实施,于去年年中建成运行。任城区一体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整合基层及有关职能部门专网和业务应用系统,是一个集数据收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社会稳控等为一体的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以该平台为基础,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建立起前台受理、分流处理、办理回复的工作机制,通过合理划分网格把社会治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目前,一体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已辐射117个区直部门,15个乡镇(街道),514个村(社区),收集、整合人口数据信息87万条,组织场所3000个,网格内发生的事件及百姓诉求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流转办理,有效提升了综治工作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立足实际,扩展完善应用模块。按照顶层设计要求,在全市综治信息系统“9+X”管理模块的基础上,任城区扩展了20余个管理模块,着重建设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管理系统、民生热线服务系统、天网视频监控系统、网格人员统一调度系统,将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天网视频、民生热线等工作融为一体,实现了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城市问题发现“三网合一”的一体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把辖区内的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重点人员、居民家庭信息、实有建筑物、大街小巷、区域地貌直接展现在一体化平台上,管理和查询辖区内“人、地、事、物、情、组织”各类信息,做到基层综治工作底数清、情况明。
强化管理,科学划分基层网格。该区按照“合理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划分社区(村)网格。城市社区以300—500户为一个网格,农村按照一个行政村划分一个网格,逐步建立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工作室四级网格管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整合划分855个社区(村)网格,每个网格都明确了一名网格员,每名网格员都配备了一部移动4G手机终端。通过手机终端,每一名网格员在一体化平台系统都能随时查看通知通报以及发布的工作实时信息。还可以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查找网格员的位置,实时对网格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实现了基层综治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有人管、有人理、有人用”。
明确责任,优化管理服务流程。按照顺利办结亮绿灯、临期未办结亮黄灯、逾期未办亮红灯的要求,任城区对收集、受理的每个事件实行限时办结制,逐步建立起社区村前台受理、区指挥中心后台分流处理、部门后台办理、社区村前台回访回复的“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的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信息收集、事务办理、监督评价环环相扣的“闭合回路”。如网格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随时将网格内发生事件的名称、发生现场、日期、涉及的人数及当事人情况上传街道和区平台。还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的呼叫中心、短信平台、民生热线及定期调查等渠道,收集居民群众各方面的反映和需求。居民拨打5661890便民服务一号通后,平台会自动弹出诉求窗口,并将诉求人员的姓名以及诉求内容进行实时统计。工作人员对诉求事件进行相应的回复、办理,并对事件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区考核办将一体化平台的运行实效作为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任城区政法委介绍,2014年,该区仙营街道的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工作时发现一起因工地施工发生事故,致一名无辜人员死亡事件,由于死者家属和建筑商双方协商未果,死者家属想通过上访或制造影响而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在了解实情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此事件上报街道、区两级一体化平台指挥中心,并和社区有关人员即可赶赴现场,通过调解双方当事人,及时化解了这起事件,成功避免了一起上访事件发生。
据了解,平台运行以来,任城区已办结事件5446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708件,公安机关通过一体化平台大数据的信息比对抓获犯罪嫌疑人131名,在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