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打造“家门口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
来源:茂名日报 更新时间:2015-05-31

        本报讯 随着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如何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与农村的便民服务有效地融合起来,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化州市鉴江开发区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有益探索,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构建便民服务新平台,打造“家门口一站式”服务,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规范管理,办事更省心

       5月22日,记者走进化州市鉴江开发区旺山村便民服务中心,发现电脑、复印扫描仪、自助柜员机、POS机等办公用品样样齐全,宣传册子、办事指南等一样不少,整个中心摆设俨然是某银行规范化管理的服务大厅。

        “目的是倒逼为民办事规范化。”该区党委书记陈国强介绍说,该区辖下有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均建起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6个中心“硬件”与“软件”建设做到“四个统一”和建立“五项工作制度”,通过统一服务宗旨、统一装修布置、统一办事时间、统一建立“五项工作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轮流值班制度、台账登记制度、公开办事制度、考核管理制度),为群众提供了规范化服务。“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群众找村干部办事,不知什么时候上门、不知找哪个村干部合适、不知需要什么资料程序等问题。”

        在旺山村便民服务中心采访时,记者遇到来办理新农保的郭伯。他对记者说:“以前找个人都难,现在办事方便多了。”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该区6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6892人次,为群众办事2761件。

        业务对接,办事不出村

       “趁圩办事”,这曾是农村人办事的真实写照。如今对于鉴江开发区的村民来说,或许要成为历史。该区在不断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设施和健全服务管理的同时,积极利用便民中心平台,将农村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融入到便民服务工作中,逐步实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事成”的目标。

        旺山村委会与茂名供销社沟通协作,在便民中心旁边建起了综合服务站,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举措之一。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站内设有微型超市、网上购物平台和免费WiFi。村民可以在微型超市中选购日用品,也可以在网上购物平台选购名湖商场的家电产品及其它大件商品。

        与此同时,该区还积极探索便民中心与区、市行政服务中心,人社部门的服务及农村金融业务的对接,逐步实现过去要“趁圩”才能办的事,现在到村委会就能办。旺山村委会主任陈伟笑着对记者说:“很快不用‘趁圩’了,‘趁村委会’几乎什么事都能搞定。”

       真诚接待,为民办实事

       如何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网上信访、投诉?该区的6个便民中心与网上信访大厅进行对接,将“信访局”搬到了村民“家门口”。群众到便民中心投诉和反映问题,村干部无法解决,而群众又有上访意愿的,村干部便可引导群众通过网上信访大厅,投诉反映。

        牛皮厂污染环境,是旺山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虽然上级有关部门多次整治,但因个别企业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偷偷生产,污染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去年底,该区驻村团队指导村委会调整思路,一方面密切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广泛积极参与,终于取得明显效果,所有牛皮厂被彻底关闭。

        此外,该区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还与“基层驻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一村(居)一律师”、“党代表接访”、“人大代表接访”、“妇女之家”、“青少年之家”等农村基层工作融合在一起,有效整合了村级服务资源,使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陈国强说,“目标是将规范化服务送到家门口,在村基本能办成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