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政府网站虚有其表
来源:四川日报 更新时间:2015-06-08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信息发布,涉民生重要政务活动信息24小时内上网公开。同时,加强在线互动交流,领导信箱类栏目要确保有效来信办理率达到100%。(6月5日四川日报)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 “电子政务”也随之新起,许多政府部门也开设了政务类网站,原本这一创新之举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便民服务和监督执行的窗口。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这些政府网站却开始渐渐走样,所谓的官方网站常年处于“睡眠状态”,很多群众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点开“便民服务”等栏目,不是显示“内容正在建设”,就是“无法打开该页面”,更有甚者上面还挂着几年前的内容。试问,政府建立“服务窗”的目的何在?
曾经就有媒体报道,辽宁某个县的旅游局网站,竟只有一张静态图片,所有链接均无法打开,被调侃为“年度最牛政府网站”。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庸政”“懒政”“怠政”思维在作怪。在这种思维下,政府将更新网站、公开信息当作一种包袱和麻烦,奉行“言多必失”的鸵鸟哲学,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说就不说。更为重要的原因,很多政府部门不希望将自身的信息公之于众,不愿接受监督,仅是徒有其表,没有实际性的内容,不能为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对于群众关心的信息,诸如财政预算、“三公”经费、重大项目实施状况等信息便处于“零更新”状态。
近日,四川下发《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实施意见》,无疑是整治政府“庸”“懒”“怠”作风的一剂良方。
要求涉民生重要政务活动信息24小时内公开,有效来信办理率达到100%,强化了信息发布、更新、处理,体现了政府与民零距离的态度,让群众在第一时间知晓政府近期的工作安排,便于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的批评监督。完善政民互动交流,做好公众意见的收集、处理、反馈工作,及时回答网民问题,搭建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