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 推动大冶审判质效提升
来源:人民法院报 更新时间:2015-06-16

 问:您出任大冶市人民法院院长以来,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推动法院工作?其中最大的工作亮点是什么?

答:自2013年4月担任大冶法院院长以来,我立足抓班子、带队伍、干实事三件大事,以创公信法院为目标,先后推出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等具体举措。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我们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推进了司法为民。

问:大冶法院是如何推动信息化建设的?

答:一是强化领导。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并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由3名网管员组成的工作专班;二是打好基础。专门建成一个中心机房,9个汇聚间,并将中心机房与各汇聚间、会议室、大办公室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三是科学规划。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大冶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四是强化建设。先后建成4个数字化法庭、1个数字化审委会、1个多功能指挥中心,并开发庭审直播、庭审点播系统、司法便民服务系统、远程视频指挥系统和信息公开发布系统;五是突出便民。通过案件触摸查询、候审自助服务、远程视频接访和调解、审判信息公开、无盲点高清监控、档案电子管理等,努力实现司法为民现代化;六是开拓创新。在陆续推出科技法庭全覆盖、手机APP审判管理、远程文书批注、电子签章等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院干警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问:大冶法院如何以信息化建设倒逼法官提高审判质量?

答:我院的做法主要体现在“四个规范”上:一是立案登记倒逼立案规范。建立“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统一分案机制,由立案一庭集中立案、分案,并实现远程立案、预约立案功能;二是庭审直播倒逼审判规范。通过信息公开发布系统,当事人可以观看庭审直播,或者申请回放庭审录像;三是执法记录倒逼执法规范。配备11台3G/4G单兵设备和32台执法记录仪,实现执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开发“大冶法院执行指挥系统平台”,实现远程指挥;四是视频巡查倒逼行为规范。院机关安装130多个高清监控设备,实现无盲点监控,11个乡镇人民法庭全部安装监控摄像头和自行开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