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发改委积极开展政府网站自查整改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政府网站建设的新要求,认真开展改版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网站薄弱环节建设,整合资源实现共享,丰富和完善公众参与渠道,不断提高网站在线服务功能,促进精简、高效、阳光政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一、领导重视,积极推进政府网站建设
黄石市发改委把建设门户网站,作为推进发改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水平。一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建立了“黄石市信息中心”,明确了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科室,落实了专兼职人员,通过强化领导,明确职务,有效调动了工作力量。同时,还出台了《黄石市发改系统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息工作的通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报送—审批—发布”工作制度,明确了信息发布渠道、保证措施和工作要求,确保网上公开信息来源及时、内容全面、准确、权威。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用于网络建设和改革。同时,又明确专业网站维运公司负责硬件维护和问题处理,强化了业务支持,提升了工作水平。为进一步提高信息中心服务能力,黄石市发改委还聘请市级网络专家为网站建设把脉,在政府门户网站整改过程中,专家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三是纳入考核,督办检查。黄石市发改委将网站建设作为日常重要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通过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评比、年终一考核的工作机制,保证了网站可持续发展,确保信息维护、日常运行和网上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测和信息采集等工作顺利进行。
二、整合资源,不断提升网站建设水平
(一)深化信息公平,增强工作透明度
黄石市发改委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政务公开要求,结合政府网站信息公开规范,确保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及时、内容准确,着力体现发展改革工作特色。及时发布各类规范性文件、公示公告等重要信息,2015年以来,公布工作动态信息百余条、通知公告12条、经济运行、经济数据11条、重大规划计划9条、各类政策信息50余条、发布项目核准、备案、审批信息34条。此外,根据发展改革业务工作特色,发布投资管理、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社会发展、交通发展、能源发展、高新技术、节能减排、财贸金融、体制改革、外经外贸、城市转型、资本市场建设等业务信息各10余条。
(二)拓展网上办事,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黄石市发改委不断完善网站的在线服务体系,更加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各业务科室职能,充分挖掘和整合服务资源,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在线服务体系。在“领导信箱”、“在线咨询”、“办事指南”栏目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和设计了查询回复等页面,充分体现了围绕个人和企业提供服务的理念。同时,还为群众需要开设了监督服务举报电话,突显人性化服务。2015年,共收到来信、咨询100余条,全部做到三天内邮件或电话回复,回复满意率达100%。
(三)打造专题精品栏目,树立品牌特色
黄石市发改委积极扩大公众参与渠道,开门纳谏、问计于民,开设了“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党的群众教育路线”等专题栏目,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介绍发展改革工作动态,提供详实咨询,与时俱进展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特色工作和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特别是2015年开设了“建言黄石‘十三五’规划”专栏,收到各类群众来信、留言和电话建议200余条,其中的29条重要建议已经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在“十三五”专项规划中吸引采纳并通过“建言摘登”进行公开。此外,通过与日报、网站等新闻媒体合作,通过与微博、微信等全媒体接轨,充分开展了线上线下互动沟通,这些工作为“问计于民、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