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日前在点评粤东西北电子政务工作时表示,“不是说建了政府网站就叫电子政府,也不是说无纸化办公就叫电子政府”,他还谈到,电子商务能做到的,电子政务也应做到。
不久前,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现场会推广“清远经验”。诚然,清远在打造电子政府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但是相较公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说,办事渠道增加了,但办事效率却未相应提高;某个部门电子政务较为完善,却没有和其他部门进行很好对接;甚至存在跳转频繁、业务衔接松散等问题。
正如徐少华所说,电子商务能做到的,电子政务也应做到。换而言之,电子商务应该是电子政务的模本,后者需要向前者“取经”。
一般来说,电子政府是全天候、全地域、全方位的服务模式,是政府职能的革命性转变与创新。全天候,就是必须24小时能在网上办事大厅上提交资料,受理业务,就像电子商务一样,随时提供服务。全地域,就是群众不需要为办事跑断腿,在任何地方登录电子政务网站就能办事。全方位,就是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变罚款制裁式的管理方式为主动告知式的服务方式,为群众、企业无微不至地服务。
24小时受理业务,随时提供服务,公众地处再偏僻,也能享受到服务……乍看之下,这些都是电子商务能够给公众带来的便利,很显然,电子政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再以县市区电子政务为例,由于受基层群众办事习惯、信息技术能力低等问题制约,各县区基层网上申办事项使用率不高。一方面,相当数量的群众面对网上办事程序不会操作,也不想去操作,还是习惯到实体大厅申报;另一方面,基层申办业务不多,网上办事宣传推广也显不足。这些问题,都不得不引起正视,相较市民,县市区的公众办理业务更加困难。
向电子商务“取经”,关键之处在于由公众“点菜”,政府“买单”。公众喜欢享受什么样的服务,乐意通过什么形式享受服务,政府都应该以此为标准,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否则作为“顾客”的公众,就有权利给“差评”,甚至举报“商家”店大欺客。
媒体转型强调“粉丝口味”,向不同人群推送定制式新闻,政府网上办事大厅也一样,要注重“公众口味”,页面要简化,要干净利索,要根据点击率排名来设置办事栏目,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