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南区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
来源:钦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5-08-11

 记者:黄福兴 通讯员 黄芍近年来,钦南区法院依托信息化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诠释“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的司法理念。

 

  数字化法庭确保庭审公开透明

 

  7月28日上午9时,钦南区法院第一审判庭肃静、井然有序,随着审判长敲下法槌,引起社会关注的被告人陈某涉嫌挪用资金一案公开开庭审理。与传统的庭审相比,数字化法庭的最大改变是审判员、陪审员、公诉人、辩护人的桌面上都多了一台电脑,所有庭审中需要展示的各种证据材料都通过扫描仪直接在液晶电视上显示,审判人员、被告人,旁听人员通过显示屏就可一目了然。主审该案件的黄法官说,在庭审中,按照传统的方式展示每组证据时,都要由一个专门的法警不停地递送证据材料交换传看,这个案件怕是一天都审不完,数字化法庭运用后,今天这个案子仅仅花了两小时就审理完了,极大地节约了诉讼时间。

 

  近年来,该院共建成12个审判法庭,所有庭审都有影像存储与刻录、数字化的证据交换和展示、并且实现庭审同步录音、同步录像、庭审记录。在规范庭审活动、加强审判监督、促进审判公开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司法权威、树立法院形象和提升审判质效。

 

  信息化服务给力群众诉讼不再难

 

  “进法院办事我是一直不乐意的,觉得手续复杂繁琐,这事是一拖再拖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法院。但是没想到那么便捷。”当事人苏先生高兴地说。苏先生的朋友利某于2014年向其借款3万元,并约定两个月后还款,还款到期后,苏先生多次催款,利某避而不见甚至拒听手机,无奈之下,苏先生凭着当初双方签订的借条到钦南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起诉。“真是想不到十分钟就立好案了,在导诉人员的帮助下,教我写起诉书,填写表格,帮我复印相关证件,这样的服务让我大大改变了对法院的印象。”

 

  走进钦南区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信息化手段逐步渗透到诉讼服务的各个方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LED电子显示屏,上面滚动播放着当天案件的开庭时间、地点、主审法官等信息;电子触摸自动查询系统,当事人只要输入案号就可以了解到案件的承办人员、办理进度等相关情况;在立案窗口以及大厅四周角落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使整个立案及接待过程公开透明。有效地解决了当事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

 

  开通官方微博 加强沟通互动

 

  4月1日,钦南区法院召开该院在关于开展集中对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并在新浪微博上图文同步直播,直播后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不断有网友留言询问相关的法律法规,而该院的法官针对网友的留言做了详细的释法回答。

 

  钦南法院开通官方微博,通过网络来公开听民声、体民情、察民心、集民意。同时,广大法官也在紧张的审判工作之余,踊跃解答“粉丝”们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开通以来,官方微博已发表言论2484条,解答“粉丝”的法律问题140个,关注人数达到5449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