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城管信息化水平将全面提升
来源: 更新时间:2015-11-19

 

本报讯(记者王伟伟)11月13日,数字库尔勒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会在库尔勒展示中心举行,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的应用将全面提升我市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天下午,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专家组听取了数字库尔勒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工作汇报,观看了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库尔勒、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等演示。随后,专家组成员进行了质询,提出许多完善项目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2009年10月,我市被列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9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数字库尔勒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库尔勒市人民政府协议共建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有“数字城管”“智慧社区”、“地下综合管线”、“天地图·库尔勒”、“食品药监”、“综合治税”等多个应用系统先后通过政务专网、前端调用、互联网等方式接入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取得了初步应用效果。

数字库尔勒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基础地理信息及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应用示范系统开发、组织机构建设以及支撑环境建设等内容。项目实际决算投入总经费3448.92万元。项目完成后,可为我市电子政务提供统一的电子地图、各种专题图及综合信息服务;通过综合地理信息资源库及共享环境,实现各类信息系统中地理信息处理量化、可视化及资源共享,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及服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可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体系,为城市国土、规划、市政、建设、环保、交通、公安、房产、电信等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信息,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可为城市各行各业提供最基础的空间信息平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为我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为数字化库尔勒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国家、省(自治区)和市(县)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人文和环境等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