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川在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来源:国防科工委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贯彻四个坚持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2005年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十五”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组织,团结奋战,重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防科技捷报频传,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年度目标基本实现

  多项武器装备完成设计定型和定型试验,一批武器装备按计划交付部队。

  二、军工经济迈上新台阶,民用产业保持快速发展

  全年预计实现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7%、18%和19%左右。11个军工集团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利润总额预计同比增长15%以上。军品产值预计同比增长35%;民用产业保持快速发展,产值预计达到1950亿元,同比增长12%。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临界,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秦山二期扩建项目已获核准;5次航天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并重返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新舟60飞机实现批量生产并出口;船舶年生产量突破1000万载重吨;汽车、摩托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增长,全年汽车产销量超过90万辆。

  三、载人航天再创辉煌,科技创新成果喜人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绕月工程进展顺利,卫星实现了初样转正样。新支线飞机完成主要结构设计。大型飞机、月球探测工程、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等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开展了立项前期论证工作。

  四、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按照任务能力结合型建设思路,完成了多项研发平台的立项批复,基础产品研发条件建设全面展开。

  五、改革脱困实现预期目标,国际合作取得重要突破

  完善了改革脱困配套政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债转股、主辅分离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推进。《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正式签订。

  六、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研究拟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表彰了一批行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技术能手。委属高校全年向国防系统输送毕业生11234名,其中研究生4510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及相关配套规划的编制;颁布了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组织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项目和程序;对军工集团公司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引导集团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全行业质量整顿、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和以建立质量文化为主体的质量月活动,质量形势明显改观;组织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火工产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总体水平好于往年;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加强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批示,完善安全保密组织管理体系,组织开展行业安全保密自查自纠活动,保密资格审查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投资监督和行风政风检查,严肃查处了违法违纪案件。

“十五”改革发展六大成就

  以2005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标志,国防科技工业“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已全面实现。过去五年,我们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一、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军工初步形成。

  二、军工经济迅速壮大

  经济总量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从2002年开始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扭转了连续八年亏损的局面。秦山二期、三期和岭澳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核燃料工业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升级。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自1996年以来连续46次成功,签署了卫星整星出口合同,航天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民用飞机产业取得长足进步,飞机年转包生产交付额实现翻番。造船产量连年提高,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5.4%提升到2005年的18%。汽车、摩托车等传统支柱民品实现快速发展,海洋工程、光机电、特种化工、环保产品等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军工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国防科技实现重大跨越

  重点科研计划顺利推进,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完成了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研制,120吨液氧煤油和50吨氢氧火箭发动机即将完成初样研制;攻克了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中55项关键技术;自主设计的新支线飞机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形成了航空发动机自主设计和试验基础; 掌握了LNG、VLCC等多型高技术船舶建造技术,实现了批量接单建造;载人航天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局面;获得15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8项二等奖;专利申请量以年均36%的幅度快速增长。

  四、调整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

  企业改革脱困三年工作总目标基本实现,兵器企业军品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其他行业的能力结构调整正在实施。305个中小学和99个公检法机构移交地方,若干核地勘单位实现属地化管理。三线调迁工作全面完成。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军工主体得到精干,结构得到优化,能力得到提升,为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哑铃型的能力结构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同1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合作协议。建立健全防扩散出口审查机制,认真履行了国际防扩散义务。承接了伊朗德黑兰地铁四号线工程等一批有影响的国际工程;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建成投产,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五、人才队伍和军工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511人才工程”成效显著,众多高水平的院士、教授、专家在科研、教育、管理中发挥着中坚作用,一大批高素质的年轻人才在重点型号中挑起大梁。初步建立了以委属高校为核心,以军工科研院所、共建高校为补充的高等教育体系,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五年累计为国防系统输送毕业生6万余名。全系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宣传树立了马祖光、张立同团队、唐建平班组等一批先进典型。各企事业单位、高校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具有鲜明军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涌现出了许多鲜活的经验,丰富了军工文化的时代内涵,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六、政府管理进一步加强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出台了《国防科技工业产业政策纲要》,颁布了《军品出口管理条例》、《国防专利条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等15项法规规章和100多项规范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了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了审批项目,规范了审批行为,加强了执法监督检查,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和验收。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面向全社会开展军品市场准入工作,共发放许可证540家;发放民爆器材生产许可证376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监督工作得到加强。以质量、安全、保密等为重点,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加强了民爆器材安全生产和特种核设施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和核事故应急体系。各地方国防科工委(办)积极履行职责,在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改革脱困、维护稳定大局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十五”四条主要经验

  过去的五年,是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军工企事业单位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取得令人骄傲的辉煌成就,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五年。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新形势下军工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把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国防科技工业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重要指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统领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四个坚持”重要指示,为新时期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根本指导方针。五年来,我们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自觉用中央指示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指导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践充分证明,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所有这些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军品与民用产业发展,在确保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注重创造条件加快民用产业发展;统筹型号任务和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建设模式由任务型向任务能力结合型转变;统筹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统筹速度和效益,在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统筹改革、发展和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五年来,在完成保军任务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壮大了产业,锻炼了队伍,做到了出装备、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推动军工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第三,坚持优化结构,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是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抓住实施军工企业改革脱困和军品能力结构调整的契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提高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针对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在确保重点型号任务的同时,加大了对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我们确立了主动、高效、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启动了新一代武器装备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单位统筹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导向作用,以增量带存量,使武器装备研制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坚持科技兴业,人才兴业,是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把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开辟新的渠道,加大支持力度,抓好重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五年来,国防科技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装备水平的提升和军工经济的发展。以型号“两总”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强高级管理人才、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总体素质得到提升,军工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十一五”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四个坚持”为根本指导方针,以确保完成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和推动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转型升级,切实将国防科技工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的奋斗目标:

  ——提高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

  ——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

  ——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队伍。

“十一五”七项重点任务

  一、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局,确保完成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

  二、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科技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要抓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国防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特别是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二要在基础产品、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等方面实施创新计划,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力争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三要抓好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实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发展。四要抓好国防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重大科学实验条件等科技创新设施建设,提升自主创新的基础能力。

  三、大力提高军民品研发和制造水平,使国防科技工业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以信息化带动研发和制造水平升级,推进数字军工建设。以核心保军单位为重点,以产品的设计、试验、制造和管理信息化为主线,构建安全可靠、水平较高的军工信息化体系,形成以工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二要加快传统工艺、设备和生产线的调整改造。加大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线,对能源消耗高、材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抓紧进行改造;加强安全改造和环境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三要加快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军民品转换能力。按照军民结合、统筹协调、加快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发展具有军工特色的技术、产品和关联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群。

  四、加强任务能力结合型军工建设,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把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与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任务能力结合型军工建设。在抓好当前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条件建设的同时,一要抓好若干武器装备研发平台建设,满足加强基础和统筹保障的需要;二要开展一批关键基础产品的研发条件建设,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三要抓好核心能力基地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军工研制生产基地。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适应武器装备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以企业、院所、投资体制三大改革为重点,以“四个机制”建设为主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企业改革,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着力推进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增强企业活力。院所改革,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分类、分步、有序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突出核心能力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公平合理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促进寓军于民。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专业化重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人才队伍和先进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军工

  高素质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突出抓好国防科技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批由核心人才领军的创新团队。二是加强军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建设国防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大学,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三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四是推进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增强献身军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内生活力和创新动力,构建和谐军工。

  七、加强政府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按照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管理,初步形成体系健全、职能完备、监管有力的新局面。完成一批涉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行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定和颁布工作,积极开展国防科研生产、原子能、航天领域基本法律的研究起草并完成立法草案。研究制定军工投资主体多元化、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非公经济参与军品科研生产配套等重大政策措施。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地方国防科工委(办)的职能,形成比较有效的政府监管和服务体系。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检查。

2006年八项重点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6%和15%;确保按计划完成重点任务;基本完成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任务;军工集团公司实现利润增长1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8个百分点。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年度任务,着力提高装备质量和可靠性

  二、深入贯彻科技大会精神,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紧密围绕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抓好重大科技工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开展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组织专家对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对策措施。同时,要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措施。要精心组织,把这项关系国防科技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出成效。

  二是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各军工集团公司要按照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体系,多渠道筹措研发经费,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要对本单位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确定“十一五”科技创新目标和规划,并认真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努力优化创新环境。

  三是抓好重大科技工程。绕月工程要完成正样研制,实现全系统集成并待命出厂,为明年实现绕月飞行打好基础。继续抓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立项。积极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的立项论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开展立项准备工作。

  四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创新研究,探索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术,优先支持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启动关键工艺与装备、综合试验验证、微小型集成系统等一批基础能力科技工程。切实加强先进动力等关键基础产品及其工程化研究。在军民结合产业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布局和结构,启动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和科工委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先进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建设工作。

  三、坚定不移地走军民结合的道路,提高军民转换能力

  在确保军品任务的同时,加强军民统筹,把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摆上紧迫日程,为今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抓好军民结合产业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核电在建工程建设,并为新开工建设一批核电工程做好准备。加强核电标准体系、宇航标准体系和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成鑫诺二号卫星、风云二号05星、海洋一号B星和实践8号等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提高卫星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加速卫星应用产业化进程,通过整合星、地资源扩大卫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重点抓好支线飞机研制。贯彻落实船舶行业中长期规划,推进造船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造船效率和船用主机、设备的国产化率。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是军工民品产值的半壁江山,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市场开拓,特别是加强节能、环保型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实现较快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军工技术转民用和军民两用中间产品产业化发展新路子。核技术应用、海洋工程和海洋资源开发、燃气轮机、新材料、光电信息、精细化工、公共安全技术、可再生能源等产业, 有着广阔发展前景。要加大这些产业的开发力度,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于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市场前景较好的产业化项目,科工委将积极给予支持。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努力将企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建设。

  三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高度重视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分析,对汇率变化、价格波动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和政策建议,重大情况要及时反映。

  四、统筹规划实施一批能力建设项目,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任务能力结合型的建设思路,在进一步抓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同时,着眼未来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和实施一批能力建设项目,努力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以确保重点任务为核心,进一步抓好研制生产保障条件建设。以未来武器装备发展为背景,推进武器装备研发平台和基础产品研发条件建设。以增强核心能力和优化能力布局为重点,开展核心能力基地建设。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内在活力和竞争力

  按照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调整工作力度,在抓好企业脱困和军调实施工作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院所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关闭破产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和“破得了、退得出”的要求规范操作,真正做到企业转变性质,人员转变身份,使破产企业与集团公司真正脱钩。科工委将对破产终结企业进行检查验收。按照已批复的保军单位军品能力结构调整方案,认真做好实施和验收工作。认真总结民品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经验,选择部分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探索改革的经验。投资体制改革,要在国务院批准军工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后抓好启动实施,加快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并结合具体项目积极探索租赁等新的投资方式,特别要解决对承担军品任务的非国有独资企业投资难的问题。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管制与促进并重的原则,加大政府对外贸工作的管理力度,积极推动重大外贸出口项目,保持外贸成交增长势头。鼓励利用外贸开辟的渠道,开发国外战略资源,承揽重大工程,扩大民品出口。做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筹建。加强关键技术引进,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完善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

  六、加强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力争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上有新的突破。建立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库,组织实施“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加强对“两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汇聚和培养一批核心骨干人才。实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开展杰出人才表彰奖励活动,加大对拔尖人才的激励。加强与非国防科研机构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服务。

  各委属高校要把工作重点切实放在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上,认真实施“双优工程”(“本科教学优秀工程”、“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办学水平提升工程”和“党建工程”,全面加强对教学、招生、考试、收费、科研、基建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国防科技主干学科专业建设,设立国防科技奖学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抓紧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军工特殊领域技能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继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结合纪念建党85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航天事业50周年等活动,宣传军工重要成就和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出台关于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展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院所文化,以文化感召人、以文化吸引人、以文化成就人。

  七、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对军品科研生产、民爆器材生产流通和特种核设施的安全监管。继续深入开展火工产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做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各单位必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必须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事故必须彻查并追究领导责任。

  二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尽快出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加紧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开发安全技术,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建立健全安全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抓好安全生产事故和核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做好与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联动,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八、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快转变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立法工作力度,积极协调促进有关条例法规的颁布;做好《军工设备设施监督管理条例》配套规章的制定和宣贯。抓紧修改完善并发布“十一五”规划,重点抓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提高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水平。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务公开,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执法监督,加大投资项目监管和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切实维护企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