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颖 通讯员 宣应
12月16日 讯 近年来,“互联网+”为我市市场监管插上智慧之翼,在保障食药安全和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缓解了人少事多的矛盾,并提高了科学监管水平。今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又率先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领跑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建设,并不断创新举措,为智慧监管建设增添新元素。
2010年起,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率先在大型商超和批发户中,推广婴幼儿乳粉和酒类的电子监管系统,至今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能够实时掌握这些市场主体的进货、销货台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隐患,便可以及时追本溯源或进行产品召回,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监管效率。
今年3月初,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向省级监管部门“请缨”,请求将南湖区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纳入全省食品药品智慧监管试点项目。通过药品电子监管追溯系统,卖方扫描药品上的电子监管码,就可以在系统记录这个药的进库、出库;买方扫描药品上的电子监管码,可以查看药品从哪里出厂,到流通的药品批发公司,再到销售终端的全过程记录等信息;监管部门从系统后台可以实时掌握药品的流向、数量,若药品存在安全问题,监控平台锁定后,零售终端就不能再销售。9月中旬,全省药品流通环节药品电子监管实施工作现场会在嘉兴召开,南湖区经验在全省推广。
今年10月下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市药品零售企业推广应用该系统,要求所有企业须于当月底前全部入网,按要求做好药品的赋码、信息数据上传、核注核销等。截至目前,全市1373家药品零售企业已经完成系统更新、数据切换等工作,完成比例达92.14%。
今年初以来,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年报和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已成为企业发挥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由强调事前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抓手。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借助互联网新媒体高时效性和高关注度的特点,使用微博、微信、QQ、论坛等网络平台开展年报政策宣传,力争年报工作家喻户晓,并设置“网上年报”链接窗口,方便企业进行年报和咨询。在对企业即时信息抽查时,重点采取网络监测配书面检查和实地核查的方式进行,增强了监督效力。
监管若要有力,势必要引入惩戒机制。市市场监管局致力于推动实现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市场主体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今年,依托云计算技术的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为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提供了良机,市市场监管局成为全市第一个全面接入“云政务”平台的单位。
记者昨天又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日前联合嘉兴学院成立智慧监管课题调研组,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和转换,确保智慧监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更科学、全面、高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