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让广西法院工作步入快车道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更新时间:2015-12-16

——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广西法院工作侧记
 
□平安广西网/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魏素娟 特约记者 韦伟强 通讯员 莫郁梅
 
时值寒冬,绿城南宁这片沃土却温情洋溢、喜乐融融。
 
12月10日,自治区政协组织了60名住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广西法院工作情况。
 
视察广西法院信息管理中心和广西执行指挥中心,体验“12368”语音服务系统,实地走访基层法院……一天时间里,委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对广西法院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实践中探索边疆地区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不吝点赞,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积极建言献策,时时处处无不留下对法院工作的殷殷关切之情。
 
信息化建设让司法公正公开透明
 
“画面和声音都很清晰,这个太便捷了!”步入广西法院信息管理中心,委员们被远程视频接访室的高科技吸引了。法官正通过视频连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远程接访一起土地纠纷的当事人。
 
“法官扣押这个食品厂财产的全过程,尽收我们眼底。”在广西执行指挥中心,委员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观看信息化演示。原来,前方法官正利用携带的单兵设备,将执行现场的同步音像传回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法官则通过视频对执行人员的执行地点、方向等进行GPS定位监控,远程指挥执行情况。
 
“透明、公开,这样才是真正的阳光执行!”现场观看了演示,委员们对法院信息化建设纷纷点赞。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广西法院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根本性提升,特别是广西法院信息管理中心暨执行指挥中心仅用九个多月就建设投入使用,“广西速度”也让广西法院信息化管理水平迈上了快车道。
 
“感兴趣的市民,只要手机下载APP就可以随时了解和参与竞拍。”在广西高院司法拍卖厅,委员们考察了涉诉财产网络联合拍卖情况。
 
12368诉讼服务热线,也吸引了委员们的脚步。“一个热线电话就能解答疑问,群众不用再跑腿,真是便民之举!”一名政协委员感叹道。
 
据了解,依托互联网、移动媒体等平台,广西法院打造了审判流程信息5大公开平台体系——阳光司法网平台、数字化法院平台、新媒体平台、12368司法服务平台和审判流程信息短信平台。同时,建立面向当事人“一对一”的公开个案信息。从立案、审理到结案,实现面向当事人、社会公众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公开。
 
当天,委员们还视察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江南区人民法院、新竹社区法官工作站等。
 
开门纳谏争创新的辉煌
 
“1-11月,全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403302件,办结305752件,同比分别上升21.22%、18.18%。没有发生一起因审判执行不当影响广西社会稳定或经济发展的事件,为维护广西社会和谐稳定、保障边疆巩固安宁、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自治区高级法院院长罗殿龙向委员们汇报了广西法院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并邀请大家畅所欲言,为推动法院工作上新台阶建言献策。
 
在听取相关工作情况介绍后,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充分肯定广西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她说,全区各级法院高度重视接受监督,主动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认真办理政协提案,支持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积极畅通民意沟通机制,委员们每年在自治区“两会”上对高院工作报告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法院工作报告的赞成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广西高院几项工作能在全国排一流,要巩固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今后,法院要继续在阳光司法、科学执行程序和如何提高司法效率上下功夫。”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沈北海说。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常委钱学明说,这次视察,让委员们“零距离”看到了法院工作的成效,感受到了司法为民的情怀,以及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高效、透明、便捷。他建议法院充分发挥案件诉前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参观了两个‘中心’感觉非常震撼,法院为广西速度创造了经验,让我们对法治建设更有信心。”自治区政协委员宋雨对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非常关注。她建议,法院能从立案、审理、执行等方面加强对农村出嫁女土地权益案件,加强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力度,以及对家暴案件制定统一的审理标准,加大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