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圣城网 更新时间:2015-12-20
■本报评论员刘晓钧一些基层政务网站建设的初衷,本来就不是为了向当地百姓公开信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而是视其为一种政绩工程,只是为了满足上级要求,应付上级检查。
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发布我国首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结果。通报列出了421个不合格政府网站,其中地方政府网站418个,部门垂直管理机构网站3个。83%的问题网站集中在县级以下,少数基层网站问题严重。(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从首份政府网站的“体检报告”可以看出,当前,政务网站建设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意识到,在日益繁荣的信息社会中,电子政务这种信息管理、发布和沟通的形式,正发挥着传统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发展的需要,注定会倒逼各级政府去关注、利用电子政务这种途径,树立政府形象,拉近与百姓的距离。但是,还有一些基层政府始终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不仅拒绝这种形式的信息公开,拒绝与百姓建立有效沟通,甚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拿一些虚假新闻、过期新闻敷衍了事。
把时间和人名稍作改动就能多次发布的新闻稿,PS过的领导视察图片,对百姓的不同需求采取万能回复的“沟通”方式,主页上出现的是5年前的旧闻……这些都是某些基层政府网站上出现的怪像,并长期以来被公众视为笑柄。此次通报也指出,黑龙江省林口县物价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政府等网站自查评分超过90分,但实际抽查时发现问题较多,实为不合格网站。闹出这些笑话,主要是因为网站技术人才匮乏吗?或者是政府对网站建设投入不够?其实都不是,基层政府网站建设的落后,从根本上说还是观念的落后,是基层政府部门缺乏现代化政府必备的服务意识。
一些基层政务网站建设的初衷,本来就不是为了向当地百姓公开信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而是视其为一种政绩工程,只是为了满足上级要求,应付上级检查。至于老百姓,则根本不去理会他们有什么样的需要,对政府部门和网站情况满不满意。正因为有这种不合时宜的想法存在,才会出现让普通人都笑掉大牙的领导PS图片。
政府网站是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是政府机关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政府网站的建设水平,其实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倘若最高效便捷的沟通媒介都不能为官民双方架起一道桥梁,那么也就很难指望通过其他途径实现有效沟通和信息公开。
政府网站也是现代化政府服务意识的产物,只有具备了现代服务意识,才能将政务网站办好。也就是说,政府网站的落后,其实就是传统的政府运作方式不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表现。因此,要想让传统型政府逐步向现代化政府转型,就应当以政务网站的建设为突破口,将基层政府网站是否让百姓满意作为评价当地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将其网站建设情况视为评价其履职水平的重要窗口,建立长效的民意反馈和跟踪评估机制,从而倒逼基层政府逐渐树立现代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