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守好宁夏的南大门,除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亲民服务外,完善防控体系,布置天罗地网,不断给智能交通、治安卡口和监控点建设升级,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使安全防控网络发挥更大作用。”泾源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张锐说。据悉,泾源县从现在起,通过一至两年努力,建立完备的公安信息化网络设施、齐全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完善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普及的信息化应用,以信息化有效提升公安战斗力,提高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效率,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泾源公安工作现代化、正规化。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公安厅金盾工程项目,继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各类公安数据、语音、图像信息的可靠传输和系统应用;继续完善公安信息中心技术建设;着力提高民警移动办公设备,为民警购置移动警务通,实现信息公安网查询和互联网搜集信息于一体。
围绕实战需要,构建统一、高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平台。建立信息齐全的应用系统和符合合成作战需要的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在全县推广平安泾源微信公众号,利用一年时间将粉丝量加至全县十分之一的人口。初步在全局建立党委交流微信群、中层干部微信群,全局合成作战群及各部门建立工作交流群等20个微信群,初步推行互联网办公和利用微信平台合成作战。
强力推行,强制入轨。在全局强力推行信息化,让“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丧失指挥权,不懂信息化应用的民警丧失工作岗位”的口号落到实处。做到会上网、会采集、会查询、会比对,实现“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把信息转化为警力、转化为效率、转化为战斗力,实现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的有效利用。
加快图像监控系统建设。从2016年开始,在有条件的3个镇派出所辖区率先实现监控图像整合并开通监控系统。2017年底前,全部派出所辖区开通监控系统。同时,在全县推进小区和重点单位监控安装,整合社会图像监控资源,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利用两年时间,实行“以租代建”推行监控系统建设,邀请专业公司或通讯运营商以统一标准建设,政府、用户支付电路租费用的形式,将监控覆盖全县重点单位、全部小区和108个村及主要乡村道路出口,实现监控无死角。
建立现代警务机制。通过发挥信息引擎作用,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安机关精细指挥、精确打击、精密防控和精度管理,大大提高警务效能,并以此带动和促进警务活动的革命和创新,建立在信息主导下的决策科学、信息灵敏、反应迅速、打击精确、防控严密、执法规范、保障有力,能有效驾驭复杂治安局势的一系列警务制度和工作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