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预警城市安全隐患 宁夏公车纵火案或可避免
来源:无界新闻 更新时间:2016-01-10

无界数据新闻记者 魏子敏

1月5日清晨在宁夏发生的公交车纵火案导致17人遇难,这样的城市暴力事件利用大数据预警思维或许可以被避免。

大数据预警城市安全隐患 宁夏公车纵火案或可避免

▲1月8日,“云顶之上生态纵横”大数据生态纵览峰会在北京举行 无界新闻记者 魏子敏 摄

1月8日,由CDA数据分析师主办的“云顶之上生态纵横”大数据生态纵览峰会在北京举行。华为大数据总监刘冬冬认为,大数据可以带来的社会价值“触目惊心”,包括预测很多暴力事件的发生。

大数据预警城市安全隐患

宁夏公车纵火案、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这样的城市安全事故或许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大数据预警也许可以规避这些风险。

大数据预警城市安全隐患 宁夏公车纵火案或可避免

▲华为大数据总监刘冬冬分享了《大数据:以和为贵》为主题的讲座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网民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这些网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语音、文字等非结构类的数据。

在未来,个人产生的这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与城市安全监管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当银联消费数据告诉我们有人买了大量汽油,警方应该马上手机定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也许可以及时制止一件纵火案的发生。

1月5日发生在宁夏的公交车纵火案是一件典型的城市暴力事件,刘冬冬认为通过搜集相关数据是可以实现对这种极端事件的预测的。

“这个人已经连续三年上访,他做这个事之前已经反复留过遗书,他在社交媒体上已经说过他要死了,他买了两桶汽油。”这些数据如果可以及时被相关部门监控搜集,这件极端事件的发生也就不难预测了。

除了城市极端暴力事件,一些看似无法预知的意外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蛛丝马迹。

2014年发生在上海的外滩踩踏事件造成了巨大伤亡。刘冬冬现场展示了上海的人流网格电子地图。“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把一个城市电子地图显示出来,然后划分成多个网格,每一个网格里面实时监控有多少亮点,代表这个区域里面有多少人。”

通过这种方式,很容易检测到某个区域显示的人数是否超过预期,一旦超出人数设定范围,这个信息可以被自动推给相关机构。

大数据助力城市治理

除了预警城市安全事件,大数据还可以衍生出其他的社会价值。刘冬冬向现场观众演示了城市电子政务地图,“在地图上点一个楼盘,知道关于楼盘所有的信息,楼盘里面有多少层楼、多少户,他们是常住人口还是外来人口,还是出租,他们在哪里上班,他们的孩子在哪里,他们有没有不良的信用,他们的社会身份、职业身份,以及政府应该给他们的福利是什么。”

城市治理智能化的理想状态下,居民可以不用再拿任何证件证明自己。刘冬冬说在中国一些城市已经可以实现某些政务的智能化。比如一个老人65岁的时候,会有相关政务人员上门告知他养老证已经办好了,签个字就可使用。

刘冬冬希望这样的电子政务地图成熟后,可以在各大城市特别是学校、医院广泛推广。将大数据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发挥并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公众、企业、政府协力合作才能够完成。“(各方)需要组合在一起以后才能发挥价值,大数据是组合的市场,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