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惠百姓
来源:新疆网 更新时间:2016-01-15

 讯 喀什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该市行政审批和监管史上一次重要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政府通过自我革命、主动放权,带动相关部门改革,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激发广大群体的创业热情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

2015年5月14日,喀什市在全疆率先实施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此改革的号角在喀什大地吹响。半年的时间中,喀什市紧紧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主线,履职尽责主动适应新常态,勇做改革先锋,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让百姓分享改革红利。让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健康发展,市场活力得到最大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发展大局取得了新成绩,成为了全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典范。

权力减法市场乘法助推创业人圆梦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减了权利、加了责任、多了服务;企业少了负担、多了自由。”喀什远方物流公司经理郑晓峰对记者说。

改革实施以来,工商部门认真落实改革精神,积极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努力营造宽松平等市场准入环境。实行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改革措施。将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制度”。企业按年度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同时,建立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记载并向社会公布未按规定申报年度报告的企业;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

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就是在给创业者松绑。家住喀什市的大学生徐超,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据他介绍,公司注册资本是30万元。改革实施之前,必须实缴登记,30万元的资金对于他这样的初次创业者来说,压力不小。改革之后,这样的烦恼没有了。“‘实缴’变‘认缴’,大大减轻了创业者的经济负担,使人有更足的信心和资本去经营了。”徐超满怀欣喜地说。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广大普通百姓开启了一扇窗,圆了他们多年的创业梦。对此,喀什某商贸公司经理吴克营身有感触。因为有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了23年个体户的他,于今年7月终于如愿办理了营业执照,有了自己的公司。“以前开公司门槛高,我想都没敢想,就一直当个体户;现在门槛低了、手续少了,费用低了,我也可以办企业大展拳脚了,20多年的创业梦终于圆梦。”

“以前从事餐饮业需要办理前置许可,这资料、那手续,没两个月跑不下来;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现在我可以先办理营业执照,然后边装修店面边办理其他许可手续,效率高了不少。”喀什明邀乐海尔巴格商贸有限公司餐厅老板尼扎米丁·海力力告诉记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使得市场主体如千树万树的梨花,竞相开放。从目前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红利在持续释放,市场主体增长明显,创业热情明显提升。2015年,喀什新登记市场主体新增800余户,同比增长23%。

政府担当服务优质最大便利给群众

1月13日,冒着凛冽的寒风,记者来到喀什市行政审批局一楼办证大厅。大厅里等候区已经坐满了前来办事的人们。审批局办公室主任熊锋告诉记者,自实施行政审批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审批局接待窗口人流量激增,每位工作人员日均接待群众近百人,比之前翻了一倍多。

答疑难、办登记、做回访……喀什市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人员,从早上10点到下午6点办证,工作人员做完后续工作,通常要到下午8点才能下班。中午不休息,加班更成了常态。但在审批局的工作人员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在喀什行政审批局办事,省时省心又省事,政府替企业想的太周到了。”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 喀什雪莲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办人朱艳云高兴地说。为了应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井喷式的办事人群,他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的优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对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就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以及业务软件应用等进行了专题培训,提高登记注册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政策执行力。

为提升办事效率,喀什市行政审批局建立“六大服务平台”。综合审批系统平台,将审批流程进行优化,缩短办理时限,提供全方位的审批服务;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审批局“一口受理”,减少互为前置的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网络信息化平台,结合电子政务、办公OA、智能楼宇、网上办事平台,以强大的网络信息化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审管联动信息平台,使审批局审批系统与各监管部门网络上互联互通,实现“审管分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帮办中心),无偿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办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行政效能监察平台,对办理事项的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掌握办件信息。截至目前,随机挑选办事群众中对各窗口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测评,综合满意度为95%,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喀什市行政审批局通过“抽硬人、硬抽人”,从各部门抽调28名政策精通、业务熟练的骨干。28名干部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学历为大学本科,具备了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强,工作作风实,自身要求严等特点,为审批局的高效运转提供人才保障,建设一支创新务实、业务精湛的过硬队伍,塑造公正透明、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审批局采取“严管、真教、实帮”的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审批局队伍。在严格教育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喀什市行政审批与绩效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对审批局及进驻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日积累、周讲评、月考核”的方式,突出在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日常纪律等三个方面强化监督,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形成心齐风正干事业的热潮。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打通“最后一公里”

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要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喀什市深入贯彻,创新发展,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步伐。

喀什市在全疆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在东部新城建起了面积为23934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办事大厅设置有82个窗口,86个后台,入驻14个部门,168名工作人员,集中纳入涉企行政审批事项342项。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制创新,一颗印章管审批。将市行政审批局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将市发改委、规划局、商务局等11个部门涉及企业的59个事项纳入行政审批局。实施一部门、一站式审批,启用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

在机制创新中,实行车间式流水线审批。积极实行审批流程再造,打破以往按部门设置审批窗口的固有方式,按照企业办事事项和一个窗口流转的改革理念,建立车间式流水线审批管理模式,现场审批率达到100%。对简单事项实行立等审批,对联办事项一口办理,对关联审批实行一件多用、一章多效,通过一个窗口流转,闭环式审批流程服务模式,实现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喀什市行政审批局一口式服务平台,打破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审批过程从过去一环套一环的串联运行,转变为简化前置、即来即办、同步推进的并联运行。

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业活力,积极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成立“三证合一”改革领导小组,在喀什市推行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帮办中心作为“三证合一”的推行窗口,极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缩短了企业设立时间,并开创“四个一”即“一窗受理、一表申报、统一受理、一次办结”模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入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帮办中心提前谋划,积极部署响应,制定“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主体登记制度便利化。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举措,破除了企业进入市场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为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营造了更宽松便利的创业环境,有效解决了影响改革措施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喀什市行政审批局自5月14日试运行以来,已接待办事群众16万余人次,日平均接待办事群众1300余人次,办理各类事项118000余件,办结率99.78%,为企业办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354家,审批局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逐步实现了“一个印章管审批”、“审批模式科学化”、“全疆审批效率领先”的目标。

质效双提,持续发展,改革脚步永不歇。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挑战,如何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营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扫清创业、创新路上的“拦路虎”。

喀什地委委员、特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陈旭光表示,下一步,要全面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用“三张清单”明确政府权责,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明年上半年要完成“三张清单”梳理编制发布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立大数据平台,强化信息资源共享,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提高网上审批覆盖率、办结率。以行政审批改革为牵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任重道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喀什市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让改革红利加速释放,让更多的成果惠及人民,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喀什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出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文/图特约记者 令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