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7日,市直机关书画院举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记者袁畅 摄
全面建立党员教育管理记事制度,轮训1000多名党支部书记,开展机关“党员责任岗”活动3万人次参加……2015年,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动作频频、亮点纷呈,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李学同高度评价惠州机关党建工作“高、新、实”。
2016年是纪念建党95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记者了解到,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机关党建与日常业务深度融合,我市在全市组织开展机关党建“六大行动”。这“六大行动”包括党建责任制落实行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行动、党员先锋示范引领行动、机关效能优化提升行动、党建文化培育传播行动和党员关爱“暖心”行动。
建立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个人档案
“今年,市直机关要按照出台的市直机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建主体的职责,建立责任体系,确保责任细化到人、量化到岗、落实到位。”市直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5年,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改革办牵头对77个新换届的基层党组织班子全部进行了履职谈话,组织100多名机关党委和示范支部的书记到中央国家机关党校、西柏坡和井冈山参加专题培训。今年在党建责任制落实行动方面,市直机关将继续深化新任党组织班子履职谈话工作,深化机关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形成三级述职评议制度。
“市直机关将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记事制度,强化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建立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个人档案。”该负责人表示,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方面,今年要加强机关党建大数据管理,运用好‘智慧党建’,通过适时动态的大数据统计汇总,推动机关党建的信息化管理。
每个党组织要开辟党建文化长廊
2015年,我市机关“党员责任岗”活动蓬勃开展,市直机关探索建立了分3类报到上岗的运作模式,在55个社区建立了427个临时党小组,目前85%以上的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上岗,开展服务3万多人次。该负责人称,“今年将深化‘党员责任岗’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变‘8小时党员’为‘全天候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完成市委中心工作任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建立具有惠州特色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体系。”
我市近年来坚持不懈推进机关作风常态化建设,着力提升机关效能。2015年,市直工委、市委改革办牵头在57个市直向社会公众直接提供政务服务的单位 (不含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单位),全面实施机关服务7个方面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6个单位通过行风热线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市直医疗系统开展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今年,要按照市委关于 ‘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的部署,继续推进机关服务标准化建设。”该负责人说,市直机关将着力压缩办事时限,减少审批环节,改进服务方式,实现机关办事大提速、工作大提效、质量大提高。此外,创新开展市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行风热线工作,以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行业作风问题为导向,着力探索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我们还将以建党95周年为契机,建设一系列党建文化宣传阵地,开展一系列党建文化活动,打造机关党建文化品牌。”该负责人说,通过市直机关共产党员手机报、机关党建公众微信号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宣传教育,每个党组织要开辟党建文化长廊,张挂党旗、入党誓词等内容,让党员时刻感受到浓厚的党建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市直机关还将开展党员关爱“暖心”行动。发挥市直机关党内关爱基金的作用,建立慰问困难党员和优秀党员、看望生病党员、问候党员“政治生日”等关爱制度。
本报记者袁 畅 实习生杨俐佳通讯员林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