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荆门建设的意见》、《荆门市“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2018年)》和《荆门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行动方案》,这标志着智慧荆门建设全面启动。
记者获悉,智慧荆门建设将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城市功能提升为内涵,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纽带,建设内容涵盖协同制造、智慧农谷、智慧物流、文化旅游、新兴业态、创新创业、便民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十个方面,包括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协同制造平台、环境综合管理平台、食品药品监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36个重点项目。
产业经济发展方面,到2018年,国家、省、市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将分别达到5家、60家、80家。全市科技型创新创业载体达到30家,孵化3个重点新兴产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突破5家,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40%。打造华中地区农业大数据中心,争创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社会民生服务方面,将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城镇中小学100%实现网上教研。推进智慧养老事业发展,居民小区安全监控传感器安装率达到80%以上,创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要完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将精细管理模式延伸到社会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等智慧城市应用的各个领域,构建城市运营管理智慧体系。全市乡镇(街道)以上实现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
还要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实施“无线城市”、光纤进村入户、光纤到楼入户、推进“三网融合”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五大工程,全市基本实现“万兆到小区、千兆到楼、百兆到户”,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省领先水平。(记者周小丹 通讯员张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