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难题】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日益明显;农业资源环境压力频亮“红灯”,可持续发展需要智慧农业新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易碎品”,健全完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成为当务之急;农业比较效益难以提升,跨界融合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案例】在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蓝莓和黄桃基地,实施农业物联网建设,管理员通过手机实时上传大田数据,获取分析结果,通过网络控制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可节省用工30%-40%,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民革湖北省委的政协委员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要大力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提案。
【提案内容】构建“互联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根据各地农业农村特点和应用需求,加强涉农部门协作,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围绕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三农”服务等,构建由“一个中心、N个系统”的全省“互联网+农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全省农业大数据应用公共服务,提升农业行政管理水平。
此外,要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十三五”是全面贯彻“互联网+”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起步期,这将成为湖北农业转型升级、后发制胜的新引擎,更是建设农业强省的绝佳契机。(民革湖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