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筑牢和谐社会基石。我市公安机关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展信息化建设,在做大做强“钦州公安便民网”、“微信110报警服务平台”、研发使用“钦州执法服务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又自主研发推广“微察”系统和“警察邀邀您”公众服务app,真正实现“掌上便民,指尖办事”的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执法水平。“近年来我市大力夯实群防群治基层基础,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扎实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入基层治安防控新生力量,有效管控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治安状况,有序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红说。
创新升级服务平台合一“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良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寇兴广表示,群防群治工作是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
以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为主线,以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为载体,以促进群防群治工作为目标,近期,市公安局研发完成“警察邀邀您”公众服务手机客户端,集微信110报警服务平台、执法服务评价系统、钦州公安便民网等系统功能于一体,将评警服务可视化、全民化、全警化和实时化。“为真正实现‘钦州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的群防群治工作目标,我们力争在三到五年内编织起全方位有效覆盖、全天候发挥作用、立体化高效运行的公共安全防护网,深入推进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政法综治工作中来。”郭晓红说。
据统计,2015年,全市社会公众安全感达85.07%,比上年提升2.7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区第4位,并首次超过全区平均增幅,钦州市公安局在全区公安工作绩效考评中进入全区前列。
多维处警公正执法规范化
平安创建,人人有责。为拓宽报警渠道,为民众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报警方式,2014年11月,市公安局创办的微信报警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也是广西首个市级“微信报警服务平台”。
与传统接警模式相比,微信报警具有定位报警位置和保护报警人隐私等优点,民警可根据图片、视频、语音信息确定位置及时赶到现场,同时将警情分流给相关民警。去年4月26日,有群众通过微信报警平台传来图片,称钦南区三马路菜市北巷有人正在盗窃电动车。接警员将案情通报巡警便衣组,由于出警及时,便衣队员现场抓获两名涉嫌盗车的吸毒人员。
手机可微信报警,也可以对案件进行评价。去年7月1日起,钦州在全区率先推广试用警方执法办案评价系统,将全市公安执法工作置于阳光下,报案人可对案件办理进程进行查询,也可以对民警执法行为进行评价。“执法评价系统对加强改进全市公安机关中有警不接、接警不力、处警不及时、有案不立、立而不查等执法不作为问题都有积极意义”,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颜杰表示,推广执法评价系统也是本地公安机关一次从内化到外化自我加压、自我规范和诚心接受社会监督的改革。
科技强警引领警务新模式
海量信息汇集,为案件侦破提供坚实数据支撑。去年8月,为推行落实公安部、区公安厅关于“一长四必”的工作部署,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侵财等“小案”勘查难的问题,市公安局依托移动无线网络自主研发出“微察”系统,并在全警推广使用,真正满足全警快速勘查现场和采集处警信息的需求。
去年11月,钦北区多个住宅小区连续发生80多起轿车车窗被撬砸案件,办案民警通过采集案发地gps地理信息上图,串并侦查类似案件,对数据进行碰撞分析,及时锁定嫌疑人活动轨迹,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三人抓获。“微察”助力处警信息采集,构建了“现场必勘”新常态。市公安局在研究和借鉴全国各地开展实体化合成作战大厅的基础上,敢为人先,又依托网络化合成作战平台实现了多警种全方位大合成的目标,促进打、防、控工作效率和效果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