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电子政务“青岛模式”的那根云中枢神经?
来源:中关村在线 更新时间:2016-03-02

  

青岛在电子政务领域,拥有一张"牛X"的名片,即低成本、大规模、集约化资源配置的"青岛模式"。基于该模式构建的青岛电子政务平台目前涉及了28个部门、300台服务器、620多台网络和存储设备。在云化发展道路下,庞大的系统将如何"翩翩起舞",成为青岛市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新一代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中,青岛又一次成了"吃螃蟹的人",率先引入浪潮云海OS,统筹整合现有电子政务软硬件设施,构建开放架构、模块化、标准化的云数据中心基础资源管理平台。被喻为政务云数据中心"中枢神经系统"的云海OS将赋予"青岛模式"新的内涵。

电子政务云上露峥嵘

青岛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青岛模式"主要得益于背后的"四统一分"的管理体制,即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和分级推进,这一体制与云计算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青岛市一直采用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一体化政府,为公众提供全面整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青岛市政务系统承载的电子政务项目超过110个,应用系统数量突破了2000个,4万多公务员使用着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


谁动了电子政务“青岛模式”的那根云中枢神经?


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张,青岛电子市政务平台的统一管理正面对着巨大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业务系统众多,IT资源申请和审批不方便。青岛市政务系统承载的2000多个应用对IT基础环境的要求不同,涉及的部门、人员和流程差别很大,申请资源周期长且过程繁琐。简化资源审批、使用,明确权限划分,满足业务的差异化需求成了系统建设的一大难题。

其次,业务系统运维管理自动化程度低。青岛市政府三级机关总计2.89万用户共享政务专网,106个部门共享政务外网,维护如此庞大的系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运维成本逐年上升。

再次,异构、复杂的软硬件环境难以管理。不同时期采购的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等,不仅导致软硬件的兼容性很难保证,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最后,政务系统灾备措施薄弱,系统面临较大风险。由于青岛市政府政务业务系统的灾备缺乏统一规划,全市各机关的业务运行面临很大风险,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相关业务瘫痪,而且恢复时间较长,容易损害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了解了电子政务系统的症结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对症下药。青岛市政府在原有的电子政务系统之上,通过虚拟化技术建立了云计算和灾备一体化中心主题框架,其核心是应用浪潮云海OS,实现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一体化管理运维,建立统一协同、高效运维、安全稳定的云上政务系统。浪潮云海OS政务云解决方案,将既有的业务系统平滑迁移到政务云平台,并有效接管,进行统一、智能、灵活地分配和调度,实现了服务的多样化、快速交付。

电子政务云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面对青岛市政府复杂的信息化系统现状,浪潮提出了资源整合、业务上云、统一管理的"三步走"策略,构建以云海OS为核心的整体政务云解决方案,实现青岛市政府政务系统向云的快速转型,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

第一步:资源整合

在本项目中,使用装载了InCloud Sphere虚拟化软件的14台浪潮八路服务器和36台浪潮四路服务器,实现对原有300多台服务器的统一整合,后端使用高端存储设备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

第二:业务上云

统一上线云海OS服务器虚拟化,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并将原先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统一迁移到新的资源池之上;在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方面,通过云海OS虚拟化的HA、Vmotion等功能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建造青岛、莱西两地相隔120公里的双活容灾中心,保障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第三步:统一管理

通过InCloud Manager云管理平台实现对不同厂商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支撑所有业务的,并对青岛、莱西两地数据中心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浪潮云海OS的自定义审批流程和业务自动部署等功能,完全可以满足青岛市政府业务快速交付的需求。

如果将青岛电子政务系统比作是一个人,那么各类软硬件就是骨架,各类信息流和业务流就是血液,而云海OS就是神经中枢,它统一调配、掌管着设备、数据、信息和流程。浪潮已经推出了基于OpenStack架构的最新版的云海OS V4.0,它强调开放、安全与智能灵活,可以帮助用户构建更加强大的软件定义、融合的数据中心。


谁动了电子政务“青岛模式”的那根云中枢神经?
青岛市政务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物理拓扑图

改变立现 一次性建设投资省4亿多元

借助云海OS的实施,青岛电子政务系统脱胎换骨,变成了规模大、速度快、效率高、低风险的云上政务平台,这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跨层级、跨部门的大规模业务协同,以及联合服务,而且有利于信息共享和流程互通。

云海OS上线后,青岛电子政务系统有了立竿见影的变化,以下这些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

第一,成本降低50%以上。云海OS通过一个统一的门户,就可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存储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有效避免了厂商锁定,采购成本大大降低。通过云海OS虚拟化技术按照物理机与虚拟机1:15的比例进行配置,能耗成本和空间成本降低50%以上,同时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第二,900万市民随时随地访问政务系统,云海OS虚拟化的HA、Vmotion等功能可以保障政务系统7×24小时不宕机。借助云海OS,青岛实现了城际间直线距离达120公里的容灾双活云计算中心的管理,同时还实现了对两地数据中心资源的统一调度、应用自动漂移和系统异地灾备。

第三,业务部署时间由原先的平均12小时缩短至5分钟。青岛电子政务系统承载着28个部门的业务应用,不用部门的应用需求各异,而云海OS支持虚拟数据中心、虚拟机、网络等各类资源的流程自定义,以及业务流程的自定义,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部门的业务需求,新业务上线周期由原来的小时级别缩短至平均5分钟。

第四,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云海OS管理平台可以监控用户业务链中的软硬件等设备资源,及时发现业务中的告警异常与性能瓶颈;可自动识别政务云平台中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依存关系,快速定位问题,同时还支持远程运维。

谁动了电子政务“青岛模式”的那根云中枢神经?
青岛市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青岛模式"下,政府各部门一般不需要成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机构,从而大幅减少了人员配备,一次性建设投资节省4亿多元,每年仅运维费用一项即可节省3000余万元。

多亏了云海OS这一强大的"神经中枢"

如今的青岛市电子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可谓焕然一新,已建成包括6个基础平台、8个应用平台和6个功能中心在内的完备的青岛电子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整体配套体系。

云海OS就是青岛市电子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那条不可或缺的神经中枢,凭借其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和管理能力,帮助青岛政务部门实现了高效的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并可跨层级、跨部门保证大规模业务的协同,促进了信息共享,有效遏制"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带来的管理风险,为政务云系统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电子政务是非常依赖技术的,云海OS能够在先进的云平台--OpenStack架构上实现更好的兼容性,这对于青岛电子政务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大的助力。云海os帮助青岛市政府将分散的云端集结成云海,建立了有效管理平台。在云计算时代,"青岛模式"在全国电子政务云领域又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