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计算的发展已经从“成长期”进入到“普及期”,政务云应用更是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根据预计,到2018年国内电子政务云总体投资规模将超过 3400 亿元。国家也将政务云应用提升到了战略层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改造现有政务信息系统。
然而,当前各地政府在探索购买云服务时普遍存在推进慢、决策程序复杂、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对云服务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等现象,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政务云服务纵深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
国务院在《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对此,孙丕恕指出,“在更深、更广范围内使用政务云服务,是政府信息化集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地的先决条件。这要求不仅要在相关时间点前完成政府各部门的整体上云,同时为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云服务的应用也应从目前的基础设施层向平台层甚至应用层拓展。”
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购买云服务的主体往往是单一部门而非政府整体,上云业务大多是单一的简单应用,并且通常局限于服务器、存储等硬件基础设施,云平台和云应用服务涉及很少,甚至有不少地方将计算资源托管视同为购买云服务。孙丕恕表示,“这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务云,更无法实现后期利用政务云实现跨部门的数据整合。”
对此,孙丕恕建议尽快制定《政府购买云服务行动实施计划》,从上“云”的广度和用“云”的深度两个方面快速推进政务云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上“云”的时间表和上“云”的业务范围;二是要将购买政务云服务的重心向云平台服务和云应用服务转移。
同时, 孙丕恕还建议政府出台与云服务相适应的财政政策,提升政府购买云服务效率。一方面建议在财政预算中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云服务科目,使购买云服务的财政立项、审批和拨付流程进一步规范简化,方便云服务普及应用;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参照目前已落地政务云的收费模式和取值,出台政务云服务计费指南,为各级政府提供参考。
由于政务云中心承载着大量的应用和数据,安全能力、综合能力和持续服务能力非常重要。孙丕恕建议政府在云服务采购中对厂商资质进行明确要求,为政府提供政务云服务的厂商必须“三证齐全”,即拥有IDC/ISP经营许可证,通过国家三级等保、可信云金牌运维认证。政府还应定期对政府云服务提供商的基础架构产品技术、安全运维能力、服务体系等进行定期的动态审查,保障政务云的稳定、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