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五个一流”助推“互联网+精准扶贫”
来源:云岭先锋网 更新时间:2016-03-04


红河县找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快捷、方便、实用的特性,以打造“一流的政治觉悟、一流的服务意识、一流的担当精神、一流的办事成果、一流的工作业绩”综合服务平台为目标,全力助推“互联网+精准扶贫”,为精准扶贫提供高效服务。

提质升级,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服务范围、服务触角。成立领导小组,组织专人牵头对全县72个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按照“应进则进、应进必进”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行政资源,不断丰富充实综合服务平台为民服务事项。主动对接政务服务平台,将民生服务、精准扶贫等群众需求较为集中的事务,由多级审批、多个窗口办理,整合为“一站式”互联互通服务,构建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惠民帮扶、公共资源交易、政府信息查询、效能监察的“六位一体”多功能平台,为精准扶贫进入“互联网+”打牢了工作基础。

流程监管,拓展服务维度。坚持把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事项办结率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结合实际,在基层站点建立了“AB角制度、办理事项公告宣传制度、办结结果温馨提示制度”等工作制度;在县、乡站点建立了“轮流职守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配套管理制度。细化流程监管到每个时间节点、每个责任岗位,通过互联网透明简化审批流程,推进电子政务、电子村务、电子商务、网上培训等,让农村群众共享远程办事及服务。同时定期不定期进行专项督查,把操作员的业务熟练度、“第一手”资料完整度、办结时限遵守度、办结数量增幅度等指标作为检验基层服务属性的重要参考,实行表彰奖励,奖先激优,按月通报、季度通报、年度考核,为精准扶贫进入“互联网+”夯实了责任基础。

动态管理,畅通信息渠道。将信息采集作为“互联网+”工作基础,把“精准扶贫”表单纳入综合服务平台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整合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人力资源,收集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台账6万余件,涵盖贫困户家庭收入、住址信息、房屋信息、改造申请、一折通卡号等重要信息,形成了实时更新、上下衔接的精确信息源,为县属部门合理调配资源、审批危房改造提供基础信息保障,提高“精准扶贫”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程度。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全县已批准实施危房改造工程4000户。

目前,红河县依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完成服务事项审批办理10万余件,让群众搭乘上了“互联网快车”,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共红河州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