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讯(通讯员 孙海荣)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目标,力争把全市两级法院打造成为“阳光法院”、“智能法院”,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真正提升司法公信力。近日,朔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白险峰及副院长康毓东、刘文德、信息处处长郭军明等一行6人前往北京市第三中院、第四中院学习考察信息化建设。
白险峰院长一行在两地法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图像中心、中心机房、数字化法庭、视频会议室、信访接待室、安全保卫、网络管理室等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围绕“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法院信息化平台,特别是开展网上案件流程管理、律师网上查询案件进程、保障执行工作等信息化应用工作与两地法院领导、法官、技术人员以及公司运维人员从诉讼服务大厅的功能建设,软件的需求,项目的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座谈。
考察学习结束后,白险峰院长表示:北京市第三中院、第四中院两地法院的网络信息化工作已走在了全国法院系统的前列,尤其是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朔州法院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硬件设备建设主要在省高院的统一部署下完成,在软件的应用方面距离最高院、省高院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依托信息化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一定要把兄弟法院的成功经验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中,努力为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搭建一个高科技平台,提高自身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要向科技要效率,要向科技要质量,全面推进我市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白险峰院长并对全市法院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把信息化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形成“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在我市法院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二要加强诉讼服务大厅建设,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进一步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有效提升司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按照最高院《关于全面推进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通过改造现有的大厅,完善功能。三要深化信息化应用,使信息化平台覆盖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节点和各个岗位、人员,确保所有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网上流转,最大限度减轻非审判性事务负担,提高案件文书的审批、流转和送达效率。通过对案件的全程留痕、全程跟踪、全程监督,提升审判质效,实现公正司法。加强科技法庭庭审直播建设,推进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加强对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控;实现审判管理、司法实务管理和队伍管理的现代化,全力促进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推进“两大任务”,加快“六大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