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更新时间:2016-03-15

原标题:海拉尔区力促经济转型升级
一产做优 二产做大 三产做强
 
本报讯(记者李佳励)“十三五”开局之年,海拉尔区确定了“五篇文章、三个基地、一个愿景”的战略定位,即充分发挥海拉尔区基础优势,按照“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做强、城市做美、民生做实”的要求,强力推进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集散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着力保障经济总量实现新提升、产业发展形成新体系、城市建设打造新亮点、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准,把海拉尔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最强、服务功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海区加快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和支撑点。“十三五”时期,海区将进行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即做优一产,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型;做大二产,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做强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三产迅速发展。

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马铃薯种植等主导优势产业;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为主,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逐步提高生猪、肉禽养殖比例;积极扶持特色种养业,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比例。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和复合型企业转变,进一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加快品牌认证步伐,推进农产品原产地标识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兴办农畜产品加工厂或参股龙头企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信息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升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依托海拉尔航空口岸、公路、铁路等立体运输网络优势,加快推进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建设进程,全力完成信息化平台、岭西仓储物流中心、国际航空物流中心项目(含保税基地),打通连接俄蒙通道,启动国际物流配送网络,全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业依托集散中心优势,不断提高服务接待能力,不断加强旅游景区、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旅游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改善旅游环境,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商贸业以提档升级为主线,合理布局商业中心,加快专业市场的建设步伐,逐步改造传统中小百货店,提档升级三角地商业中心,引进连锁店、品牌店,积极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不断提高商贸业对海区的经济贡献率。金融业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商业保险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业务种类,拓展服务领域;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不断提升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文化产业以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为重点,鼓励发展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特色文化产业,支持文化演艺市场化运作,培育品牌商业演出,积极打造三少民族及俄罗斯风情特色文化产业。“互联网+”产业以建设“智慧城市”为主线,不断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农牧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技术在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和智慧社区建设进程。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呼伦贝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经济向现代化农畜产品加工和跨境合作方向调整,存量经济围绕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着力从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上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途径,逐步形成“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新型工业体系。重点发展能源、绿色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通过市区共建,启动10.36平方公里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拉尔食品产业园建设,争取规划期内引入50家左右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大中企业壮大规模,上市融资;鼓励小微企业联合发展,提质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聚,实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园区”的品牌升级。积极推进“退二进三”、“退城入园”工作,鼓励引导城区内企业入驻园区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