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车务段:信息化建设擦亮“安全”金字招牌
来源:天津工人报 更新时间:2016-04-06

天津车务段连续安全生产3460天

信息化建设擦亮“安全”金字招牌

    讯  走进北京铁路局天津车务段安全运输指挥中心综合大厅,在几十台电脑组成的高科技显示屏上,汇集着全段各关键岗点的168个高清摄像头传来的即时信息,操作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将调度管理系统(TDS)传送的指令传达到位。这只是该段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信息化的助力下,截至今年3月31日,该段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460天。

    天津车务段管辖着京沪、津蓟等7条干支线上的22个车站、6个线路所和2个生产车间,站点以天津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点多线长、地域偏远、岗点分散,安全管理压力较大。“在‘互联网+’时代,提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必由之路。”副段长李景伟介绍。基于此背景,该段着眼“互联网+铁路”理念,紧贴现场作业需求,将互联网技术与车务系统有机整合,搭建起综合性安全风险管理平台,通过该套覆盖全段的音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接发列车、调车作业等内容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盯控,并形成了安全信息数据库,为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在信号控制台按钮上加戴、摘下语音提示帽,会自动播报所操作按钮的方向语音,以提示行车室操作人员。”李景伟边操作边介绍。这些都是依托信息化建设研发出的新成果,此外,微机联锁显示屏安全帽、便携式GPS定位仪等这些科技成果,都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了大作用。该段还在对隐患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先后研发了10余项安全技术成果,改变了单纯依靠“人盯、人控”管理列车运行安全的传统做法,并成为路局重点推广项目,为安全管理提供了科技保障。

    信息化建设不仅加快了技术创新,还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翻开该段编印的《干部安全履责说明书》,上面条例清晰地列出了15类共计40个安全风险点。“这是依托企业大数据,对1979年以来发生的事故及红、黄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后,精心编制的操作指南。”李景伟说。此外,该段还对相关规章制度细致梳理,重新界定了行车、调车等5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形成了“人人关注安全”“制度管理安全”的“大安全”格局。

    “信息化建设消除了安管死角、畅通了沟通渠道、提升了安全系数、提高了管理质效。”李景伟说,“我们还将不断推动安全管理创新,在信息化的保驾护航下,将这个安全纪录延续下去。” (崔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