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掌上办公手机签批
手机签批最快一分钟
近日,贵安新区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丁团在下乡闲暇之余拿出手机,登录贵安新区移动办公审批系统APP,发现有一条“待办件”:印章准刻证明。看完申请材料,丁团用了几分钟时间就作出批复:“资料审核无误,同意办理。”
这就是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推行的“手机签批”系统。
用手机签批到底有多方便?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科工作人员熊洁就以刻章申请为例,向贵州都市报记者描述了如何体验掌上办公。
以前,企业在申请刻制公章时,要先在政务大厅工商局窗口办理营业执照,再将相关材料报送公安局进行公章刻制备案,才能到刻章公司进行刻制。
“民警常常外出办公,如果还是采取书面提交材料签字确认的老办法,一旦遇上审核人不在办公室,就会耽误申请人的时间。”熊洁说,开展手机签批后,申请人只需提交相关资料到政务大厅,待窗口人员将资料录入系统后,审批人员可通过手机审核资料,“只要申请资料齐全,一般从接到申请到手机签批完成,最快只需一分钟时间。”
签批完成后,窗口人员立即打印受理回执单,申请人凭回执单即可办理刻章业务。
实现全天候政务服务
在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记者扫描二维码,下载了“网上办事大厅”APP,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业务办理”、“审批办公”“待办任务”“时限监察”等多个版块。
其中,“时限监察”可对审批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对办件情况进行督查催办。如离办结时限只剩下最后一个工作日,系统会进行“预警”提醒,超过一个工作日还未办结,则“黄牌”警示,超过2个工作日以上的,则“红牌”警告。到那时,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就会电话约谈办事人员,督促其办理。
据悉,贵安新区内凡具有相关审批权限的领导或办公人员,手机上都装有“手机审批系统”,他们可通过这一客户端随时查询待审批(审核)的公文,审批业务等,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升办事效率,真正实现全天候的政务服务。
目前,贵安新区有环保局、公安局、农水局、市场监管局、卫计局、经发局等部门开展手机签批工作,手机签批事项已覆盖企业设立、环评登记表、出生医学证明、水土保持方案、公章刻制备案等8项审批事项。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贵安新区手机签批累计办理1312件,占审批事项总量的13%。
足不出村网上办事
“手机签批”是贵安新区网上办事大厅推出的重要功能之一。2014年4月,贵安新区以电子政务为载体,打造了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平台,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审批事项的网上查询、网上申报、网上一次性告知、网上补正、网上审核、网上通知办理结果等功能。
“不论是办户口,定资质,还是开公司上项目,行政审批该怎么办,去哪办,填什么表,交多少钱,一清二楚。”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冉文说。
同年10月,贵安新区构建起了“1(新区)+6(4个乡镇、大学城、综保区)+89(村、社区)”三级立体政务服务体系。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以前,办个住院报销、盖房子审批宅基地啥的都要往镇里或新区跑好几趟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村干部点一下鼠标就把我们的申请资料上了网。”在贵安新区马场镇松林村便民服务站,58岁的村民苏老伯和记者唠起嗑。
如今,贵安新区89个行政村(社区)都设立了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站。经过操作培训的村干部通过电脑操作,可以为村民办理五保供养、生育登记等多个项目的网上申请。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不用因为资料准备不全而三番五次地往镇里来回跑腿。
“便民服务站实际上就是通过互联网延伸到村的网上办事大厅。”冉文称,贵安新区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运行以来,已办理业务万余件。
作者:袁知坚 张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