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网络是联系群众、汇集民意的新通道。在古代,老百姓把官员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行为叫作微服私访。现在领导干部上网了解情况,集中民智,则不必“微服”便可“私访”。掌握实情、听到真话,是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网络世界虽然具有虚拟性,但它信息鲜活、内容广泛、发布及时,各种网络信息对领导干部了解基层心声、充分听取民意、做出符合民意的决策大有裨益。
其次,网络是社会政治文明的推进器。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言论自由,促进了人们的知晓权和接近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等等。这些方面有很多事情可做,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做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层干部常上网看看,看什么?首先,要看新闻频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小事。作为干部,及时掌握变化着的各种信息,随时随地了解具体情况尤为重要。网络新闻信息发布迅捷,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方方面面。大至国内外时事政治,小到日常生活鸡毛蒜皮,网络中都会有所反映。对于重要事件,许多新闻网站还开设了专题。可以说,即使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是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基层干部通过各层网络,如QQ、微信等网络平台,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既可以了解来自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和社情民意,更加迅速、准确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急事。也可以更多地倾听群众呼声,更多地关注来自网上的建议和批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