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县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服务管理新平台
来源:昆仑网 更新时间:2016-05-06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维稳和服务群众基础,疏勒县疏勒镇启动实施了社区信息化工程,在构建“天眼地网”视频监控系统上下工夫,从四个方面着手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科技安全防范网络体系,有效地打通了“安民”经脉。

运用视频监控,构建“天眼”,实现动态监控全覆盖、无死角。结合社区“三化”建设成果,在公安系统原有的2700余个监控摄像头的基础上,在未覆盖的辖区巷道安装110个监控摄像头,实现视频监控无盲区。同时,将11个社区的监控画面实时传送到镇指挥调度中心,广覆盖、全自动、全天候的实时监控为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及时取证提供了方便,达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维护稳定、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的作用。到目前,已经为5起案件的破获提供了重要视频资料。

运用二维码扫描,实时“探照”,实现流动人口动态跟踪管理。针对城镇流动人口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实行流动人口“二维码”扫描。只需通过生成的“二维码”,利用手机扫描、拍照、编辑方式完成对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变更、查询等工作,整个过程可在2分钟内完成。同时,制作“二维码信息公示牌”,将社区干部和民警的联系方式与二维码信息同时公示,张贴在出租房屋内,社区工作人员利用手机及时采集、变更流动人口信息,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已录入流动人口信息5689户,出租房屋672户2476间。

运用巡更及紧急求助报警系统,编制“地网”,提高巡防处突的能力。将技术防范与人工防范相结合,建立巡检线路导航系统,发放了18根巡更棒,在巡逻路线上设置了78个人员信息钮,110个地点钮,巡逻人员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有顺序地对各巡更点进行巡视,通过GPS将实施巡逻数据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实现巡检地点、人员、事件等显示,便于监督管理。同时,建立可视化一键式紧急求助报警系统,当群众遇险需要求助时,只要按下一键触发报警按钮,即可一键接通报警中心,值班人员通过与报警人高清视频对话确定情况,利用地图定位迅速锁定案发位置,调取录像,并进行处置指挥,使突发事件的处置更加高效。

运用“民情信箱”,打通“经脉”,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为进一步畅通镇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信息联系渠道,以便更及时有效地了解群众的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了“民情信箱”。社区干部在走访中将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通过手机及时上传到“民情信箱”,镇党委、政府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汇总各社区上报的民情民意,并建立台账,由分管领导负责解决,做到了全程受理、全程办理、全程答复、全程跟踪。“民情信箱”的设立,让群众有了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的渠道,打通了民情民意通道。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反映热难点问题102件,已解决100件,正在处理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