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供给侧”改革,这样降成本
来源:中安在线 更新时间:2016-06-03

5月16日,《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方案》给出了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三去一降一补”五个方面。安徽理论网上期推出《安徽“供给侧”改革,这样去杠杆》,今天安徽理论网梳理出《安徽“供给侧”改革,这样降成本》,详细列举了安徽将采取25条具体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和电力价格等。我们一起学习。

《实施方案》指出,安徽将落细落实降成本的举措,打好组合拳,到2018年,企业综合成本比2015年下降5%—8%。2020年,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保、财务、电力、物流等成本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衔接落实国务院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社会服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降低服务成本。

2、深化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适时推出清单“升级版”。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细则、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强化权力规范运行和制约监督。

3、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4、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5、加快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核、网上监督等全程电子化。

二、降低人工成本

1、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费费率,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2、落实钢铁、煤炭等行业内部退养、内部安置等政策,妥善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现减员增效。

3、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

4、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1、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

2、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以及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全面实施营改增、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3、进一步落实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制度,降低收费标准。停止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立项审批。开展涉企收费专项督查,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

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协调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定价,抑制企业融资成本不合理上升。

2、加大对银行业违规收费清理规范和督查处罚力度,禁止质价不符的收费和无服务的乱收费。降低登记、公证、评估、抵押等财务费用,公布收费价格清单。

3、支持大中型企业发行各类中长期债券、票据等。

4、2016年起,进一步降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费率。

五、降低电力价格

1、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2、实施输配电价改革,适时下调工商业用电价格。

3、继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范围,探索将电力直接交易范围由现行工业用户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一般工商业用户,完善省内交易平台,鼓励发用电双方通过平台参与竞价交易。

六、降低物流成本

1、推进流通体制改革,提升流通网络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

2、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培育打造一批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电商村”。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推进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合肥、芜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3、加强现代物流园区和智慧物流建设,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

4、平衡各种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理顺铁路专用线价格,适当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

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1、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

2、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创建,示范推广一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绿色环保技术,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全面推进绿色增效示范行动,实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