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将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来源:衡阳广电网 更新时间:2016-06-07

原标题:衡阳推行十条改革新举措


从分散受理到统一受理,从逐个审批到并联审批,从单项验收到综合验收……,衡阳市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在改革中推出了十条改革新举措。促使政府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总时限控制在6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控制在47个工作日以内,比以往提速70%以上。

7天的时间,就拿到了规划许可证。正在衡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领证的衡变公司副总方国伟,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没想到如今的行政审批如此便捷。

方国伟介绍,在以往,要拿到规划许可证得等上两个月,整个项目建设的行政审批需要半年左右。而如今,半年的时间,是公司“世界最高电压等级交直流输变电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的时间。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戴新贤介绍,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改革突出了一个“砍”字,砍掉不必要的流程和环节。

以往是跑12个主管部门,40多个业务科室,如今只需要来到政务服务中心这一个地方。某房地产公司商业顾问翁晨星介绍,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的全程代办服务,让企业省掉很多找人的麻烦。翁晨星负责企业新项目的立项,上午在代办窗口报送资料,下午就已经办妥。

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万常红形象地比喻,“以往的审批模式好比走在单行道上,而如今变成了宽敞的六车道”。原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非常繁杂,而如今清晰地整合为立项、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综合验收5个阶段,凡是牵涉到多个部门都需要审批的业务,实行并联审批,不再需要群众或企业逐个去找相关部门。

中介服务,是影响行政审批效率的另一关键因素。且以往,中介服务还大多为垄断或指定的性质。而在改革中,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个行业至少引进3家中介机构供服务对象自主选择,设计审查采取邀请具有资质的公司交叉审查或第三方审查,保障充分公平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和时效。在最后的验收环节,以往都是涉及部门各自执行,造成时间延长。而如今则改为综合验收,一次集中进行。

业内人士指出,衡阳推行十条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改革新举措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层面的强力推动,打破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突破了狭隘的部门利益,真正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事。在纪委监督等制约措施的基础上,市政务服务中心还具有相关的一票否决权,以保障改革的推行。

虽然目前已经提速70%,但仍然还有提速空间。 市政务服务中心还正着手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将中心所有审批业务和服务接入平台,努力形成“网上网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