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助老扶残、扶贫济困、科普宣传……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582名志愿者活跃在各项志愿活动的一线,用他们的青春和才干将“津门蓝盾”的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得熠熠生辉。助建村民活动中心、助建党员活动室、助建健身广场、安装路灯……在“双百共建”活动中,天津检验检疫局投入资金35万元,助力共建乡村的发展。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检验检疫局更是不断创新,用微信等新形式让信息迅速流动,实现共享,更好地服务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
七成青年职工投身志愿服务
2012年,以“人民质检,执法为民”为宗旨,弘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天津检验检疫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5年以来该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目前拥有志愿者582人,超过全局35岁以下青年职工的70%,先后开展出入境检验检疫专业领域、天津地区社会热点和工作重点、爱心行动等各类志愿活动139次,参与志愿者1432人次。
在市区的文化中心、在滨海新区的中新生态城、在机场、在码头,都曾出现过天津检验检疫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进口奶粉质量、国外洋酒真假、儿童服装玩具优劣等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疑惑,都可以从那里一探究竟。自贸区成立后,“检验检疫支持自贸区建设十二条措施”宣传志愿活动将天津检验检疫局支持自贸区建设的政策清单表述得明明白白,为天津自贸区招鸾引凤。在日常生活中,服务队还针对困难学生、困难家庭、老年群众、特殊群体,开展了赠送数码产品、书籍,送出慰问金、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为老人清理房间、打扫院子卫生等志愿活动。
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检验检疫局志愿服务队建立了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用电子政务为志愿服务活动招募,提供志愿服务信息发布渠道,规范化管理志愿服务项目。搭建更方便的微信、飞信群,实现志愿服务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形成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国门卫士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让志愿服务项目推陈出新。
35万元帮扶共建村庄
在“双百共建”活动中,检验检疫局深入共建村庄调研18次,切实摸清摸透共建村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软一硬”两大核心指标,针对性设计安排了十项活动,切实使“双百共建”活动落到实处。
在共建过程中,检验检疫局围绕儿童、特殊群体、党员三类重点人群开展活动。六一儿童节,为共建村庄送去益智玩具和各类教育图书,从儿童教育入手抓文明。年终岁尾之际,为残疾人、低保户、贫困群众送上节日慰问,6个共建单位先后数次送上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及慰问金数万元,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检验检疫局还帮助共建村庄充实共建村庄党员活动室,在投入资金助力改善环境的同时为他们配备了一批办公设备和用具,送去十八大类党建图书以及致富类图书,使得党员有地方开展学习,有内容充实自我,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静海县谷庄子村村民活动中心,十几位村民聚在一起活动,有的看书刊杂志,有的打牌,有的下象棋。村民们说:“自从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大家有地方可乐了,即使下雨天,也会打着雨伞过来。”这个深受村民欢迎的村民活动中心就是由与谷庄子村结成“双百共建”对子的静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资改造的。整个活动中,天津检验检疫局共计投入资金35万元,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受到共建村庄群众的一致肯定和欢迎。
新报记者 王晶
原标题: 互联网思维 助力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