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卫生计生委在奋力推进健康肥西建设中,将加强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便群众就医放在突出位置,在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投资360万元启动居民健康卡建设,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互联网+健康”,高科技植入百姓生活
2015年12月24日,居民健康卡在该县正式首发,该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居民健康一卡通的县。居民健康卡是“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惠民创新,一张健康卡,犹如一把“金钥匙”,通过身份证号来识别居民身份,一人一张卡,把居民在不同医院、不同时间的诊疗信息关联起来,形成老百姓的健康数据和电子病历;它从居民出生开始,伴随着成长,个人的健康信息全将被记录下来,归集成为服务老百姓一生的健康档案。作为“就诊卡”的功能,老百姓不仅可以在居住地使用,还可以跨县、跨省使用,只要是识别居民健康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实现一卡就医,真正实现全国通用。此外,居民健康卡还能够推动网上挂号、就医预约、自助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减少挂号、缴费反复排队,改善老百姓就诊时的体验。除了电话、网站预约挂号,该县的老百姓还可以通过“肥西卫生”APP和微信公众号,体验更多的便捷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互联网浪潮带来的便利。
功能开放兼容,关注百姓生活各个方面
除了看病,今后该县还将逐步把居民健康卡应用在计生服务、妇幼保健、预防接种、新农合、慢病管理等卫生计生服务当中,让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它实现的便捷医疗卫生服务,如“分时段预约诊疗”,“医疗服务满意度点评”,“先看病后付费”网络支付等,体现了国家“互联网+健康”战略创新。
同时,居民健康卡兼具金融卡的所有功能,可以存、取款,而且该卡有不收取年费,短信费等优势,比普通银行卡更省钱。但它与普通银行卡的不同在于,承载了居民看病就医信息,并打通了金融与医疗信息平台,形成了信息共享,便捷了群众就医,也方便了居民生活。作为金融卡属性的时候,居民健康卡不仅可以省钱,可以享受各种金融服务,而且更便捷,因为她还可以和水、电、煤、气、供暖、公交、农合等市民生活相关的功能打通,实现一卡多用,开放兼容。也就是说,居民持卡可享受卫生服务和金融服务双重功能。
工作推进迅速,半年时间实现全覆盖
从2015年10月启动居民健康卡发放,到今年5月1日全县所有县直医疗单位将停止“医院卡”发放和使用,该县完成大部分新旧卡的替换工作。目前,全县已发放健康卡1万余张,并以每天300张的制卡速度加快健康卡发放工作,预计到年底将发放10万张以上,全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都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设立了专门引导窗口推进发放。为切实方便群众办卡,简便了居民办卡流程,百姓只要直接用身份证到中国银行或者以上八大医院即可办卡。同时,县卫生计生委还组织专门人员上门采集身份信息,到社区和企业推广宣传,加速卡发放工作。还将进一步探索提供网络自助采集,发卡自助机等多样化的采集渠道来提升发卡量。
为了在老的就诊卡与“居民健康卡”的替代过程中,不影响患者就医,县卫生计生委以人为本,制定了一个“临时卡替代”方案,要求县直医院对没有新卡患者,可以在完成身份证信息采集同时,使用“临时卡”替代就诊,最多可以允许免费领用3次,每张卡有效期限为60天。乡镇医疗机构健康卡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受理技术环境信息平台的改造已经启动。
居民健康卡的成功实践,是该县卫生计生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一个“催化剂”。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药品管理等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并做好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认真制定远程医疗发展规划,建设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远程医疗系统;积极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推进网上预约诊疗、线上支付、在线随访以及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应用服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群众就医更方便,健康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