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贵阳市委九届六次全会举行,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意见》等“1+4+1”配套文件。明确将推出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开放平台、十条改革措施、十大保障机制,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今日起,本报推出《权威解读》栏目,通过采访文件起草以及具体实施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十大重点工程、十大开放平台、十条改革措施、十大保障机制等进行深度解读,以便全市干部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形成良好氛围。
本报讯 “数据资源汇聚包括了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和社会数据三个方面,将分批次、分阶段进行,其中,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将会最先取得成效。”作为“1+4+1”配套文件的主要起草部门之一,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近日就十大重点工程中的“数据资源汇聚工程”进行解读。
该负责人说,贵阳市将搭建统一汇聚全市各部门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的贵阳市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在实现原有政务数据资源集聚的基础上,同时大力引导和鼓励其它社会数据资源和应用向“云上贵州·贵阳平台”汇聚,整合形成区域内的“块数据”,促进数据商用、政用及民用。
根据目标安排,2016年,贵阳市要完成政务数据资源中心二期建设,并将开展“政务数据聚通用百日会战”行动,以基本实现市级原有政务数据资源的汇聚;力争到2017年完成公共服务数据政务数据资源的汇聚。
目标既已制定,如何推动数据资源的汇聚成为市工信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息基础设施相当于给数据资源汇聚修高速公路。只有基础设施发达,才能实现本地各类数据的有效、快速采集和汇聚,才能积极争取全国各类数据资源向贵阳聚集;数据中心是数据资源汇聚的载体,足够规模的数据中心存储设备和计算能力是数据资源汇聚的前提条件;而云计算则是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基于这种考虑,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云计算中心整合利用、加快面向企业和社会的数据中心建设,将是推动数据资源汇聚的有力抓手。
在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贵阳市将强力实施《贵阳市信息基础设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实现城域光纤网络全覆盖,建成全光网城市,力争2016年出省带宽能力达到4000Gbps,2020年力争突破8000Gbps;同时还将加快建设贵阳城域公共免费WiFi,力争2018年实现城域公共免费WiFi全覆盖;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室内外高精度定位中的应用,积极发展城市物联网技术,助推块数据城市建设;推动建设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积极争取建设国际通信专用通道。
在加快云计算中心整合利用方面,将建设全市政务和国有企业数据统筹存储、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的云服务平台——“云上贵州·贵阳平台”,市级党政机关、各工作部门和区(市、县)一般不再单独新建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支持建设一批第三方云计算平台,为社会提供数据存储、清洗加工、分析挖掘、可视化处理等服务;建设一批云计算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提升贵阳市云计算服务能力。
在加快面向企业和社会的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将按照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和要求,大力推进企业化、定制式、第三方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个性化数据存储、异地灾备和云计算服务;推进国家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家各部委、中央企业及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南方数据中心、分中心和灾备中心,争取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开放分中心及审批、信用、价格监测和在线资源交易四大平台整合后的异地同步灾备中心,为全国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开展海外数据资源招商,积极谋划中国——东盟数据中心、“一带一路”数据中心等基地建设,力争到2018年,力争全市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达到20万台,引进境外企业服务国内应用的数据资源项目2—3个。
(本报记者 谢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