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8日召开的全省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刘华检察长全程演示PPT,作动员讲话,她用3个关键词详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价值和原则要求,以下为刘华检察长讲话精彩内容。
本次全省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江苏省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进入一个顶层规划设计、全面建设应用,推动全省各院均衡发展,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时期。从今天开始,省院班子成员、三级院检察长到网信工作主要负责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要立即行动起来,根据省院网信办要求在各部门各环节开始信息化项目设计和建设工作。宣告会动员会
首先,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什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正在深刻地影响并且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专家预测,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将会超过工业革命。
淘宝把小至鞋帽大至汽车各种商品搬上了网络,最近新出现的YOU选则将人们的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服务搬上了网络,这些网络背后支持的是高速度广覆盖的网络技术和可以处理海量数据的云技术。法律界信息化应用也已起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研制出法律研究机器人软件:
我省检察机关参与研制的智慧侦查系统,也实现了案件信息关联性检索、智慧分析研判等项功能,大大地提高了侦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根据信息研究的发展趋势,我预测,整个法律界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智能化办公办案模式将会替代我们依赖笔墨纸张和人力经验的传统工作方式。在大变革的时代,必须考虑做什么有未来,不做什么没有未来,必须选择拥抱互联网,拥抱信息化。谁能更好更快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
其次,需要明确建设目标要求,怎样开展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需要坚韧不拔、持续推进的工程。为此,需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建设项目应当先进并且实用,当下正是传统数据库向智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数据库阶段,高度依赖PC终端,以网站在线浏览、数据搜索查询为特征。智能互联网阶段,出现手机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电子感应、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得到应用。我们需要的是先进的智能互联网技术,我们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应该根据检察工作实际需要选择当下最先进的技术。
关键词 ❷用 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从传统办公办案模式到信息化办公办案工作模式,涉及观念的转变,习惯的改变,对于不少年龄较大的同志来说,可能存在种种困难,存在所谓技术恐惧情绪。其实,只要有动力有压力,是能够适应信息化办公办案要求的。
省院研发并推行的控申软件系统已经在全省控申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者包括不少老同志,譬如省院控申处信件处理小组三位同志都已年过五十,三年来处理了3万件信件。 老同志们从一指禅→熟练使用控申软件:
以往我们也有一些管理软件,因为一些同志不愿学习使用,还是采用传统办公方式,结果造成软件设备闲置,信息化成为空化,这种情况绝不能再发生。为此,我们希望大家高度重视信息化项目应用。使用应该做到普遍使用,强制使用,项目设计建设完成之后,办公办案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要应用。 首先,领导干部应该带头学习和应用。领导首先养成使用习惯。不能只让下属使用,自己还是老一套办公方法。以前推行无纸化办公,但一直推不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领导还是依赖纸张笔墨,不习惯上网看。这次要逐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应当注重分类别分部门应用培训。
关键词 ❸管
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执行严格的管理措施。必须制度先行、管理跟进。
建设阶段出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
建设阶段,涉及项目谈判和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省院已经出台了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办法等文件,就是为了规范项目建设工作,保障依法依规建设。严格纪律,保障信息化工程是个廉洁工程。 使用阶段强调的是防泄密保安全。要考虑制定一整套使用程序和使用规则,明确不同层级不同人员的使用权限和操作程序,建立办案查询记录制度。
建立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专项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对建设速度快质量好的条线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同志,作为评优评先晋级升职依据之一。
昨天,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已发布,"科技强检",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已经写入国家发展战略。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咬定目标,不懈努力,一定会推动江苏检察工作实现新的飞跃,开创新的局面。
原标题:刘华检察长:谁能更好更快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