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法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
来源:中国法院网 更新时间:2016-07-29


    近年来,澄城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积极落实信息化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审判工作中的运用,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高审判质效,努力建设“智慧法院”,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干警,从精力人力到物力财力,全方位、立体式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全院审判质效和法院整体工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领导重视,制定方案强力推进狠抓落实。该院党组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全院工作的“牛鼻子”狠抓不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信息化建设职能完善、人员加强和考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把信息化建设列为全院的“一号工程”,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贾福德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信息化建设“全省一流,澄城特色”的新目标。院长亲自带领相关人员,赴宝鸡、咸阳、西安考察学习,制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主管院长经常带领信息中心主任深入庭室一线检查指导工作,解决执行案件立案、案件录入等具体问题,全院呈现出信息化应用领导身先士卒,同志快马加鞭的良好态势。

    加大投入,夯实信息化建设物质基础。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支持,先后建成了澄城法院网站、百兆内部局域网、视频远程提审系统、视频接访系统、笔录监控系统、视频会议室、电子档案系统和违法违纪举报系统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又投资近百万元,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形成比较齐全的信息化体系。先后投资60多万元,配备了网络服务器、信息发布系统、台式电脑、笔记本、扫描仪、传真机、照相机、录音笔、碎纸机、执法纪录仪等装备,庭长以上干部每人一台笔记本,法官干警人均1台台式电脑,共配备微机113台。同时,结合“五化”法庭建设,更新了设备,实现了审判电脑连通线路,将法庭纳入信息化体系。目前,全院审判法庭全部建成科技法庭,实现同步审判,更加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审判效率。

    多管齐下,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准确把握司法改革新精神,积极创新信息管理模式,专门建立信  息化工作模块,配备专职微机管理人员2名,外聘了一名工程师,形成工作团队,负责对计算机网络、两微两网、信息资源共享等进行建设和维护。在此基础上,由信息化工作人员加强对工作岗位人员信息化应用的指导与培训,确保设备有用、能用、用好,确保人员会用、善用、用精。同时,从制度建设抓起,先后制定完善了《微机网络管理使用办法》、《内网信息发布暂行规定》、《网络信息安全制度》,以制度促进信息化应用的自觉性。

    运用网络,着力增强信息化实用效果。依托OA管理平台,将所有案件的受理、开庭、审结、中止、结案、归档等信息全部输入终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定期汇总审执信息,为院庭领导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有效数据,依托司法公开平台,时时查询,方便群众参与诉讼。丰富澄城法院内部网站建设,实现与全省各级法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并通过合理规划丰富网站版块和微信、微博,发展成为集法院动态、审判指导、庭室园地等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法院信息平台,为法院文化建设提供科技助力。

    深化应用,不断扩大信息化工作成果。澄城法院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目前,信息化应用在司法公开、审判管理、为民便民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上半年案件信息网上录入率达100%,裁判文书上网808件,全省基层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率排名前茅。法院官方微博公布重大信息,粉丝量1500余人,发出微博1032条,微博直播案件36件,视频直播案件12件。创新庭审公开方式,在全市基层法院率先实现对庭审活动全程同步直播。强化流程管理,在立案、排期、庭审、结案、执行、司法统计、案卷归档等各个环节,案件网络运率达到100%,达到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实现流程控制网络化、审判活动透明化和案件信息数字化。通过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从互联网查询到案件的办理进展情况、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和庭审直播惰况,做到了司法最大限度地亲民为民。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运用,以信息化促进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